第16頁(第1/2 頁)
拒關賜布漢史紀:光武嘗出獵,車駕夜還,上東門侯郅惲,拒關不開。上令從者見面於門間,惲曰:&ldo;火明遼遠。&rdo;遂不受詔。上乃回,從東中門入。明日,惲上書諫曰:&ldo;陛下遠獵山林,夜以繼晝,如社稷宗廟何?&rdo;書奏,賜惲布百疋,貶東中門侯為參封尉。
進入邯鄲後,劉秀看到城中有大量公文書信,許多都是各地官吏與王郎來往,毀謗自己的內容。劉秀不再看下去,當著將領們的面把它們付之一炬,說:&ldo;那些睡不著覺的人,從此可以安心了。&rdo;這一舉措安定了人心,也讓那些曾經與王郎聯合的人對劉秀心悅誠服。後來的許多政治家遇到這類事件也都照此處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曹操在官渡的做法就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劉秀消滅了王郎的勢力,被更始帝派使者封為蕭王,讓他休兵回朝廷。但劉秀的部下堅決反對,劉秀本人也不願回去,便對使者說河北尚未平定,不能領命,堅持留在當地。從這件事開始,更始帝和劉秀之間的關係便出現了深深的裂痕。
而此時更始帝的政權也並不穩固。憑朝中這些人的能力,還遠不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秩序,再加上當時天下到處都是割據政權,這個小朝廷的根基岌岌可危。與此同時,劉秀在河北的形勢卻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勝利,他不再聽從更始帝的調遣,一步步擊破、收編了當地的銅馬、高湖、重連等勢力,使自己的實力更加強大。
走在坦途上的劉秀依然遵循著寬仁平和的處事原則。新投降的軍隊中有許多人憂心忡忡,擔心劉秀總有一天會除掉自己。久經沙場的劉秀當然瞭解他們的心思,讓降軍各自回營,依然歸他們原來的將官管轄,而自己輕騎簡從,坦然地去各營看望他們。這讓歸降的將士們非常感動,他們紛紛說:&ldo;蕭王這樣推心置腹地對待我們,倘若再不拼死效力,真是不應該了。&rdo;在確認了降兵們已經真心歸順後,劉秀把他們重新編組,分配到各部將領手下,集合起來組成了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當地的人們只知道銅馬的名聲最響亮,看到劉秀成了他們的首領,就稱呼劉秀為&ldo;銅馬帝&rdo;。
從此之後,劉秀的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雖然徵戰有勝有負,但畢竟是蒸蒸日上,跟隨他的將領們開始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他們或是旁敲側擊,或是明言相勸,請求劉秀早日登基做天子,承擔起重建漢家天下的職責,也能更名正言順地進行征伐大事。而此時的更始政權也已經走到了覆滅的邊緣,在山東一帶活動的赤眉軍原本想要和更始帝合作,但更始帝對他們存有戒心,只是把他們封為列侯,卻沒有給他們提供領土和經濟支援。失望之餘,赤眉軍首領樊崇率眾脫離更始政權,並於公元25年立西漢宗室劉盆子為帝,繼而向再度遷都到長安的更始帝進攻,很快便獲得成功。而在此時的北方,經過部將們的反覆勸說,劉秀終於在赤眉軍迫近長安時即位於鄗南,沿用漢國號,年號建武。這一年是公元25年的6月,劉秀三十一歲。不久之後,他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取代了更始政權後,進入關中的赤眉軍也沒能站穩腳跟。由於無法解決糧食補給問題,長安很快出現了混亂的局面。幾番離亂後,赤眉勢力終於在建武三年被徹底消滅。風雲一時的綠林、赤眉兩支義軍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此時的中國大地上仍然遍佈著許多割據政權。在這樣的時代裡,許多人都稱帝稱王,說自己是眾望所歸的真命天子,但他們都先後走上了失敗或者歸降的道路。只有劉秀憑著自己的才幹和人格力量將其他勢力一一吞併,到建武十六年,他終於統一海內,建立起了漢室中興的事業,向世人證明他才是這個亂世裡真正的英雄人物。
英雄與群雄的區別
平定了赤眉軍之後,北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