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 頁)
當年六月,劉裕做好了最後的所有準備,來到建康準備接掌政權。傅亮擬好了禪位詔書,勸晉恭帝讓位給劉裕。恭帝也明白這一天遲早會來臨,如今覺得如釋重負,毫不猶豫地揮筆下詔,還對旁邊的人說:&ldo;早在桓玄叛亂時,晉朝的天下就亡了。多虧劉公幫我們延續了二十年國運,今天的事情本來也是理所當然。&rdo;這番話究竟是真心還是諷刺,也許只有他自己明白。
公元420年,劉裕代晉自立為帝,建國號為宋,改元永初。這個曾經被世家大族覬覦過的皇位,終於落到了出身貧寒的劉裕手裡。這時他突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謝氏家族中的代表人物、晉孝武帝的女婿謝混。謝混是謝安的孫子,儀容俊美,風華冠於江左,後來因牽涉進劉毅勢力而被劉裕殺死。但如今劉裕卻感到有些後悔,他遺憾地想到,如果謝混能來為他捧場,自己的登基儀式該會多麼風光!東晉世家的門第風度在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劉裕也總在有意識地向他們靠近,在他看來,那就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禪位後的晉恭帝被封為零陵王,剛開始時還很受優待,但劉裕總覺得自己的根基不穩,到了第二年七月,他就打算動手除掉零陵王。他給了前琅邪郎中令張偉一壺毒酒,但張偉覺得害死皇帝是極端不道德的行為,乾脆自己把毒酒喝了。
於是劉裕又想到了太常褚秀之和侍中褚淡之。這兩個人都是恭帝褚妃的哥哥,以前每當恭帝生了兒子,劉裕就讓這兄弟倆找機會把孩子殺死。零陵王自從遜位以後,總擔心自己會被暗害,就和褚妃住在同一個房間裡,每天自己做飯,所以劉裕派來的人一直沒找到下手的機會。到了九月,褚淡之去探望褚妃,趁著褚妃在別的房間與哥哥說話的機會,士兵們翻牆進來,把零陵王害死了。
當年晉朝建立的時候,東漢宗室和魏、蜀、吳三家的宗親都受到了司馬氏的優待,但如今司馬氏的後人卻落到如此地步,許多人都覺得傷心。不過後來在南朝政權的頻繁更替中,劉裕的子孫離散凋零,大多死於非命,其慘狀又比司馬氏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劉裕其人
劉裕很有些恩仇必報的脾氣。他在沒有發跡的時候吃過不少苦,也受到過許多人的輕視,這些事情他一件件都記在心裡。比如當年那個毒打劉裕的債主刁逵曾經參與桓玄之亂,事情平息後和子侄一起被殺;而那個替劉裕還了賭債的王謐也參與了桓玄謀反,還曾經幫著桓玄去向皇帝要印璽,所有人都認為他應該被處死,劉裕卻始終不去追究。後來反倒是王謐自己擔心起來,逃到外地,卻被劉裕派人追回來,直到去世都非常受優待。
大概是因為出身貧寒的原因,劉裕一直厲行節約,帶兵的時候部隊軍紀嚴明,也懂得照顧百姓。刁逵家為富不仁,有&ldo;京口之蠹&rdo;之稱,劉裕就讓百姓動手去分他的家產。當時正是饑荒年份,東西分了好幾天還沒分完,許多貧民因此才得以活下來。
有許多出身貧寒的人一旦過上富裕的日子就會忘乎所以,比如胸懷大志的劉邦在剛進入長安的宮殿時就曾經眼花繚亂了很久,差一點就忘了自己的使命,但劉裕卻一直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實在難能可貴。當了皇帝之後,劉裕不喜歡宴飲遊玩,把金銀財寶都儲存進外面的府庫,決不堆在皇宮裡做守財奴。即使在他的女兒出嫁的時候,給公主陪送的嫁妝也數量有限,更沒有華麗奢侈的的東西。嶺南曾向朝廷進獻過一種質量上乘的細布,劉裕看了覺得過於精巧富麗,就把布發回去,不許地方上再製造,還讓有關部門追究了當地太守的責任。在他的帶動下,宮廷內外都很小心謹慎,沒有人敢鋪張浪費。
劉裕很懂得約束自己,為了不沉溺於聲色,他很努力地避免接觸它們。當初還沒有取代東晉的時候,尚書殷仲文對劉裕說起朝廷裡的音樂裝置還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