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章 大昭寺——學會與自己相處(第2/3 頁)
到這個佛和見到2500年前的佛祖沒有區別。據說這尊神佛是佛祖在世時鑄成,和他本人極為相似。”
他們幾乎是直奔著釋迦牟尼神殿去的。
“高湛,我每次想起這尊等身像,就好像它就在我眼前,我清楚的看見它的樣子,尤其是眼睛。”
高湛饒有興致的說:“那你和它有緣了!”
佛祖端坐在神龕裡,左手捧缽,右手扶膝蓋,面容慈善,神態安詳,雙目低垂,默然含笑,似在沉思,又像在凝望,令人親近,使人嚮往。
程佳默默的看著,聽旁邊導遊在講解。
“《西藏王統記》記載說印度法王達磨波羅在位時,東方中國君主秦王符堅,送給達磨波羅三件無價之寶,包括一件無縫的錦衣,他向印度國王求取一尊殊勝的釋迦牟尼佛像,以宏揚華夏的佛法。達磨波羅為印中兩國的傳統友誼,毅然決定將國寶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佛像送往中國。當他和大臣一起走進供奉釋迦牟尼佛像的神殿時,發現這尊本來朝南而坐的聖像,現在居然面向東方了。國王想:“啊!原來佛像早已心向中華了。”於是發大歡喜心,造了一艘很大的船,船身掛滿旗幡綵帶,樂工們演奏著美妙音樂,將佛像送往東方漢土。漢地國王也以最隆重的儀式到海邊迎接,並供奉在金子鑲嵌的國王宮殿中央。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印度國王達爾瑪巴拉(也許就是上面說的達磨波羅)在位之時,漢地國王幫他平定了戰亂,為表示感謝他把佛祖十二歲等身像贈給漢地國王!”
程佳聽得入了神,竟跟著導遊的隊伍走開了。
高湛正在觀摩大殿,一回頭程佳已經不見了。
高湛氣惱的嘀咕:“連自己老公也不要了,看來確實和佛法有緣!”
他出來撥打程佳手機。
過一會兒程佳笑嘻嘻的跑過來找他。
“你為什麼不跟緊我?這麼大人了,還走丟!”程佳厲聲道,但聲音明顯透著心虛。
高湛拍了一下她的腦門:“可想而知你小時候是什麼樣子!你父母估計每天提心吊膽怕你被拐跑了!”
程佳嘿嘿一笑,抓住高湛的胳膊,我們去前面吧。
兩個人又在相傳是文成公主栽植的柳樹下休息了一會兒,然後坐在路邊看著人來人往。
“高湛,我只要聞著這個味道,我就覺得特別安寧!”
“那你平時有什麼不安寧的呢?”
“說不出來,無法描述,就覺得莫名其妙的委屈、無處宣洩的憋悶、還有難以啟齒的失望。覺得人世好嘈雜,我也好迷茫,我做的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什麼還說不出來!雖然每天很用力的生活,也對生活的真相積極看待,但是總是無法抗拒內心的那個東西,時不時會被他打敗,沒來由的失落。尤其是遇到一些挫折的時候、在難過的時候,所有新的、舊的都重疊下來,壓的我喘不過氣。”
高湛有些緊張:“那你現在也是嗎?”
“現在偶爾也會,你在我身邊就不會了!和你在一起,我的思維幾乎沒有走神的機會。”
程佳微笑。
高湛沉默了一會兒,看著程佳,說道:
“人最難的是學會和自己相處,我們內心有無窮的慾望,也有無窮的矛盾,有妄想在此起彼伏,有情緒在糾纏不休,這些都不是外在給予我們的,它來源於我們的內心。
各種各樣的念頭一會兒把我們拉到這邊,一會兒把我們甩到那邊,讓我們片刻不得安寧。心裡想的事多了,慾望就多了:得不到的、放不下的、捨不得的……
人要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所謂和諧,不是此消彼長或非此即彼,而是包容的看待所有正面、負面的東西,就像我以前和你說的,把有些東西擱置在一邊,而不是想著怎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