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嘉靖皇帝又吃到爭搶帝位時的食物,心裡感慨萬千,想到這蟠龍菜為自己爭奪天下所做的貢獻,自然聯想到大禮儀之爭中的諸位忠臣。中秋佳節,皇帝詔傳幾位得意的大臣來一番吟風弄月。
那天晚上,輕風拂面,月明星稀。張孚敬、方獻夫和兵部給事中鄧繼曾、夏言、右都御史汪足等人有幸被皇帝邀至御花園賞月。皇帝高興,破例帶著陳皇后早早來到園中。
晚宴上,嘉靖皇帝以自己心愛的蟠龍菜招待心腹大臣。席間,幾個大臣吃了美味無比的菜餚,屢問這道菜的來歷,皇帝總是含笑不語。大臣們雖然在心裡各有猜測,但當著皇帝的面誰敢亂說?嘉靖皇帝也不可能將這道菜的真實來歷講出來,那樣不有損於稱帝的形象?君臣喝著美酒,話卻離不開蟠龍菜,但都撿好話說。不管幾個大臣怎麼吹噓,嘉靖皇帝都不在意,因為只有他才知道這道菜的真正來歷。
品完佳餚美酒,君臣漫步亭榭迴廊,扶花弄柳,吟風賞月。嘉靖皇帝臂挽皇后,緩緩地走在前面,幾個大臣緊隨於後。張孚敬伴帝出遊,吃美味佳餚,沐明月輕風,興致頓起,出口吟誦道:&ldo;嫦娥藏月中,蟠龍臥天下。&rdo;
嘉靖皇帝順口稱讚道:&ldo;好……&rdo;話剛出口,忽然看見西邊天空有一顆流星&ldo;哧啦&rdo;劃過夜空,後面拖著長長的尾巴。
皇帝見此異象,心中起疑,丟開剛才的話題,轉而對隨身的大臣們問道:&ldo;此為何兆啊?&rdo;
突如其來的問題,諸臣啞口無言,面面相覷。即使是心腹大臣,在沒有摸準皇帝的心理之前,誰也不敢貿然回答,若出半點差錯,輕者丟官,重者丟命。令人難耐的沉默中張孚敬蓬勃的興致突然結成了冰,渾身冷得直抖,剛才吟詩的敏捷思維不知跑到哪兒去了。如果還沉默下去,那不大掃皇上的興致嗎?
嘉靖皇帝看沒有人吱聲,又追問道:&ldo;朕想知道這是何兆,怎麼都不說話呀?&rdo;
張孚敬被迫說道:&ldo;皇上,這是吉兆。天神看見皇上漫步賞月,有意為皇上增光添彩呀!微臣等人正好託皇上的洪福哩。&rdo;
嘉靖皇帝聽了,不住地&ldo;嗯、嗯……&rdo;點頭稱是。
誰知,稍懂星象的給事中鄧繼曾,聽了張孚敬的胡謅亂談非常氣憤,忍不住稟報說:&ldo;皇上,據微臣觀察,此星為掃帚星。皇上遇此天象,怕是凶多吉少,應事事留意。&rdo;
&ldo;大膽!&rdo;嘉靖皇帝怒吼一聲,丟下陳後,悻悻離去。
&ldo;哎,皇上等一等。&rdo;陳皇后跟在後面喊著。
對鄧繼曾,皇上早有印象。那次後宮失火,他觀天象雖然影響了皇帝論爭大禮的程序,但只要是天神的暗示,嘉靖皇帝是不會怪罪星象官的。這次請他來參加賞月,便是念他在選皇后時表現出來的才能,皇帝有意重用他,畢竟會觀天象啊,這在皇帝眼裡可是難得的人才。沒想到今晚會出現如此局面。
張孚敬趕快跟上兩步勸阻皇上,嘴裡卻指責道:&ldo;鄧繼曾,你真叫人掃興。&rdo;
&ldo;你什麼話不能說,偏偏說這不吉利的話。唉!&rdo;方獻夫也指責道。
汪足惡狠狠地說:&ldo;你才是掃帚星哩。身為人臣就是要讓皇帝高興,可你偏偏在皇帝高興的時候惹怒皇上,真是該死的東西呀。&rdo;
幾個大臣將鄧繼曾數落夠了,急忙追隨皇帝而去,把他一個人丟在御花園中。
嘉靖皇帝一怒之下,於當天晚上即下諭詔,革除鄧繼曾的職務,打入大牢。
陳皇后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