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砸場子的日本妞(第2/3 頁)
無瓜。
雖然確實是指點了一下,但是這小妮子很要強,大部分內容都是靠自己寫的,學西醫能做到這一點,有點破格了。
“張景嶽出身軍伍世家,幼時遊學,壯年從軍,中年後才開始行醫......”
臺下的同學開始聽著,好傢伙,原來是半道出家學醫的呀,這就能成為一代宗師?我上我也行!
“他早年是個道學家,博覽群書,思想多受其影響,通曉易理、天文、道學、音律、兵法之學,對醫學領悟尤多......”
額,這傢伙還是有點厲害的,感受到身邊同學態度的變化,李介賓感慨:古人的智慧呀,現代人難以理解,畢竟當時子承父業,沒有就業壓力,也不用考公考研,大部分願意學習的,都是學自己想學的知識。
“他初學醫時,推崇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朱丹溪、劉河間一脈相承,認為‘六氣皆從火化’、‘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多為火熱陰虛生病,後來發現當時醫家盲目學習朱氏之法,攻伐寒涼,不管虛實,濫用寒涼藥.....所以張景嶽提出‘陽非有餘’及‘真陰不足’、‘人體虛多實少’等理論,抨擊當時醫生,並且主張補益真陰元陽,慎用寒涼和攻伐方藥,為此苦學《內經》並且花費30年編纂經典成書為《類經》《類經圖翼》《類經附翼》《景嶽全書》.......”
說到了這裡,班裡同學都已經開始震驚了,朱丹溪劉河間是金元四大家呀!在中醫學界也五絕的水平,怎麼聽起來一下子變成反派了?
有幾個寫的是朱丹溪、劉河間的已經有點想拍案而起了——這小妞拉踩人是吧?什麼意思?
王老頭點點頭予以肯定,下面的學生剛剛初學,還存在盲目崇拜古人的地步,而映驕已經可以對其學術思想進行點評批駁了。
隨後又看了看下面一臉淡定的李介賓,這小子還真是…這怎麼評價呢?
王映驕頓了頓繼續說:“張景嶽苦心孤詣編纂出《古方八陣》,分為補、和、攻、散、寒、熱、固、因八陣,將醫理以兵法闡述,以為可以囊括萬千,各種疾病都可以從中找到治法方藥,到了57歲之後才開始行醫,才發現很多理論看似完美,但臨床上卻並非如此,於是又重新化裁新方,編纂出《新方八陣》,其特點精專簡練,活用古方,長於溫補,終成一家之言。”
方才激動的同學聽完開始有點明白過來了,原來…這些醫家也是凡人,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沒有誰生來就是醫學大家,都是一步步成長來的。
而他們也大可不必一味仰望,因為他們有更好的學習條件,千年的寶庫任其發掘。
“以六味地黃丸化裁為例,六味地黃丸本為補肝滋腎養陰之通劑,景嶽以此為基礎,舉一反三,衍化出5首類方。
大補元煎即六味地黃丸中增入人參、當歸,即變滋陰養腎之方為大補氣血之劑;
左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枸杞、甘草,改治腎陰不足,腰痠遺洩,舌紅脈細;
右歸飲即六味地黃丸加杜仲、附子、肉桂、枸杞,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氣怯神疲,肢冷脈細;
左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菟絲子、牛膝、龜板膠等而成滋補腎陰,填精益髓之劑;
右歸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當歸等而成溫補腎陽,用治命門火衰之方。”
“衍化新方均不離治腎培元之宗旨,以此為基礎,或兼以溫補氣血,或兼以培補腎陽,或兼以滋腎養陰,或兼以填精補血。
由此可見,張景嶽對六味地黃丸的加減化裁,臨證應用已達到運用自如之境地。
至於對其它古方的變通應用,藉此六味地黃丸一例,已可“管中窺豹,略見一斑”了。”
到了這裡,其實下面的同學都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