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回港諸事(第2/2 頁)
聞,再沒出現過報道興元繫有其他貸款的新聞。
可將物業所有權抵押貸款建築費的做法在地產界屬於常規操作,根本算不得什麼。
除此之外,劉元昊的財力彷彿深不見底一般,各種大手筆的收購接連不斷,關於他的資金來源也一直眾說紛紜。
有說他是大陸扶持的,有說他是美國扶持的,甚至還有說他是蘇聯扶持的。
不久後滙豐銀行傳出訊息,劉元昊在滙豐銀行海外分部存有巨量外幣,價值高達100億港幣以上,是他這幾年透過黃金炒賣賺到的。
訊息一出,全港譁然,無數媒體跑去滙豐求證但都被滙豐以客戶隱私不得透漏為由全部拒絕。
接著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也傳出同樣的訊息,港民猜測這裡面應該有一家的訊息是真的,但任他們腦洞再大也不敢想象其實五家銀行的訊息全部為真。
有好事者統計了興元投資掌控的上市公司市值,和記黃埔,九龍倉,金門建築,中華煤氣,香港電話,啟德置業,青州英泥,光已知的這些加起來就已經超過了百億,冠絕香江華商,如果傳言為真的話,那香江一眾華商更是難望其項背。
劉元昊被這些報道弄的不厭其煩,最頭痛的是八卦小報他管的了,但這次是幾家大報在連續報道,他也只能找人去跟報館打招呼。
在這種輿論背景下,劉小麗隻身一人來港,劉元昊給她準備了一套半山的平層公寓,本想一鼓作氣將她拿下,結果被這些報道弄得不得不低調一段時間,只好暫時將她交給李敏宜照看。
......
78年年底置地集團在失去九龍倉一役中,曾經出售了12%的九龍倉股份給興元投資,加上今年年初時將夏愨大廈賣給佳寧集團,兩筆交易共獲得了近16億港幣的非經常性盈利,現金流充足。
紐壁堅和鮑富達不願意將這些利潤分紅給股東,為了跟大股東凱瑟克家族爭奪話語權,兩人一改以往的保守作風,變得冒進急躁。
年初置地與信和合組公司以13億港幣的價格拿下港島大潭道白筆山一幅145萬尺的地皮興建豪華別墅群,其後還與遠東發展,佳寧集團,恆隆等30餘家公司合作了超過70個地產專案。
8月初,置地與佳寧集團再次合組公司,以28億港幣的價格購入尖沙咀美麗華酒店舊翼一幅約6.8萬尺的地皮,計劃發展置地廣場式的高階商廈。
這宗交易的單尺成交價創下當時的世界記錄,在國際上都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香江媒體紛紛跟進報道此事,總算是將劉元昊的新聞熱度壓了下去。
劉元昊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對於置地走上前世的老路表示喜聞樂見,置地的操作越頻繁,負債越高,到時候他收購起來的難度就越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