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喬遷之喜(第1/2 頁)
賈政卻從未這樣想過,他是老二,從小就知道,榮國公府的爵位等閒輪不到他,他也早就想以科舉出身,後來家中遭逢慘變,越發堅定了他走科舉的決心。
後來他逼長子讀書,連命都丟了,也依然希望寶玉能夠刻苦攻讀,將來能有功名傍身。
大順承平日久,如今的勳貴們,空有祖上傳下來的一份富貴,在朝堂之中,沒有什麼話語權,比不得那些科舉出身的文官們,朝政幾乎把持在他們的手上。
賈政自己蒙恩蔭,先是在工部補了個正六品主事,比起那些兩榜進士們剛入仕的品階要高一點,但箇中滋味,唯有賈政知道。
他熬了近七年,才在前不久,升到了從六品的員外郎,不過是熬資歷罷了。
“總也不能老是靠祖宗的恩蔭過日子。若是能從琮哥兒這一輩裡,出兩個讀書人,何嘗不是好事?“
賈母深以為然,只不過,她不捨得讓寶玉受這份十年寒窗的苦,“還不知道究竟怎麼個事,興許人家只是帶他去見見世面,小孩子家家的,哪裡就說到將來的事上去了,也別太當一回事了。”
賈赦頭一回和自己的老母親想到了一塊兒去,心裡很是舒坦,當下,也打定了主意,先暫時觀望,若賈琮扯起來的這張虎皮只是暫時的,將來,那作孽的畜生還是要落到自己的手裡。
黛玉曾聽父親說過一次那花會局,也知道其中是怎麼個一回事,心裡不由得感嘆,琮哥哥那麼小年紀,竟然也能被邀請進花會局裡去,想父親一向是個惜才的,若他知道外祖家裡還有這麼一個人,也不知會不會喜歡?
黛玉心知肚明,她也不會去講一些自己不曾親身經歷,只聽說來的事,坐在桌邊不吭聲。
探春很好奇,問李紈,“大嫂子,這花會局很好玩嗎?”
花會局一直以來,深受文人士子們的追捧,每一次都有人在其中揚名立萬,一首詩,一幅畫,被評為魁首,便是榮光加身,不亞於金榜題名。
李紈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為國子監祭酒,族中男女無有不誦詩讀書者。
及至及笄,她被許給賈珠為妻,丈夫也是個攻讀詩書的,十六歲進學,昔日也曾經很是仰慕花會局,恨自己不是生在讀書人家。
“聽說,這花會局很是難得。地點是在郊外東山,偌大一個山頭上,種了多少花樹,逢了花盛開的日子裡,正好那位的心情好,又有幾個冒頭的名人出來,才會辦一次。”
“那若是不到開花的日子,或是那位心情不好,也沒有冒頭的名人,豈不是就不辦了?”探春真是好奇,那位究竟是什麼人?
“可不是,要巧巧地都趕上了,才會有這花會局。也正是因了此,每次辦的時候,邀請的人也不多,規模也不算大,但總是引人矚目。”
探春不由得神往,問道,“是隻有文人士子們去,有沒有女子被邀請?”
“有是有,不過,多是宮裡受寵的公主郡主們。”
不過,那些公主郡主們去,究竟是去品鑑詩書琴畫,還是另有目的,李紈就算心中有所猜測,也不會跟小姑子們說這些事。
探春徹底打消了這個不切實際的念頭,再一次感嘆自己不是男兒身,但凡是個男人,她可以出得去,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一番道理。
黛玉只看了探春一眼,便瞧出了她的心思,“你又在渾想些什麼?你便是能夠跟著琮哥哥去,你又能做得出什麼好詩來?”
“我是沒有琮哥哥那麼厲害的,我既去不了那花會局,難道還不許我自己辦一個花會局不成?”探春一把拉住了黛玉的手,“林姐姐,你說,我們自己也辦一個花會局如何?效仿他們那樣,也不拘詩好壞,寫出來,大家品評一番?”
“好啊,好啊!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