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對錯(第1/4 頁)
“還真是……難得。”簡不聽都不禁一愣,隨即感慨道。
人常道,窮山惡水出刁民,其實這話不無道理,因為趨利避害是人之本能,而很多地方偏僻狹隘,與外界關聯稀薄,以至於當地的居民文化程度普遍低下,法律意識相對淡薄。
他們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因此便更容易做出相對出格的舉措,且由於他們的認知程度不高,所以難以被管制,正所謂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即便是想管也讓人很難下手。
可就在這種普遍的大環境下,還是在幾十年前的烏斯藏小村落,竟有一戶人家能做出如此“違背常理”“逆反人性”的決定,怎能說不惹人震撼?
要知道,在藏區人民眼裡,犛牛的地位神聖而不可替代,一般人家是根本不會隨隨便便販賣犛牛的,就連殺牛食肉也是極為鮮少才會出現的情況。
因為他們主要的維生手段和資金來源並非是源於犛牛,且藏民極為忌諱殺生,甚至很多孩子打小都是以素食為主。
雖然如今大家的觀念可能都有些改變,比之過去來的開明瞭些,可架不住這事兒發生在幾十年前的未開發時代。
更何況還只是個養女。
即便是如今這個年代,肯把親生女兒視作珍寶、在有三個娶妻困難的兒子的前提下還願意倒賣家財為女兒實現夢想的父母,又有幾人呢?
正此時,傅珩之緩緩開口,提及了最初的那個問題:“那洛桑呢?他跟那個卓瑪又是何時相識的呢?而卓瑪的父親又是為何才阻止他們相戀的呢?”
“那對磕長頭朝拜的夫妻,就是卓瑪的父母。”格桑德吉如此說道。
卓瑪和洛桑的故事其實平平無奇,不過是一個先天不足卻始終活力滿滿的美麗少女,用她熱烈而直率的熱情撩撥得域外青年春心萌動的俗套故事。
她出現在他最為狼狽不堪、最為生無可戀的時間節點,以不容拒絕的姿態,強行闖入了他的生活中,在絕望的日常中塗抹出了最為動人的篇章。
最初,洛桑似乎在她的身上見到了妹妹的影子,一樣的像個小兔子似的喜歡上躥下跳,一樣的喜歡甜食喜歡吃糖,一樣的聰明美麗、優秀耀眼。
可後來,他發現她跟妹妹不一樣。
她總是跑不遠,蹦躂不了多久臉色就開始變得蒼白了,嚴重時還會眼前一黑直接昏過去;
她其實不是喜歡吃糖,只是身體太虛弱,所以時不時需要補充糖分,因此她只能欺騙自己說自己喜歡吃糖,其實她更喜歡吃辣,可辛辣刺激減藥性,所以她得父母根本就不敢讓她吃,只有逢年過節才能一飽口福;
她的確聰明美麗、優秀耀眼,可她的婚事卻遲遲難定,因為她身體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不好,哪戶也不願娶來這麼個妻子回家,難以延續香火不說,若是有個萬一也實在是晦氣……
洛桑認識卓瑪的時候,她才十七歲,小臉透著一股青澀和稚氣,帶著烏斯少女特有的倔強和傲氣。
那時的烏斯人是很少見到外來人的,遇到一個膚色勻稱乾淨的跟豆腐腦似的的平原青年,還俊俏得跟朵花兒似的,簡直比日月當空的奇景還難見。
更何況,這人還渾身散發著一股子烏斯人民鮮有的文靜書卷氣。
卓瑪在初次見到他的時候,便愛上了他,因為他如同自己一樣,都跟著莽莽高原不太一樣。
後來,她便對洛桑展開了直白又激烈的追求。
洛桑很難說自己心裡對卓瑪毫無感覺,可他更清楚的知道,他身上沒有卓瑪的勇氣和熱烈。
或許說,他是個優柔寡斷又容易想東想西的人。
一場牢獄之災磨滅掉了他的所有自信和夢想,妹妹的死又消耗了他所有生存的熱情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