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5 頁)
世看裡的情節,儘量的編造了這段話。雖然漏洞百出,但是在這封建制度的大唐,神怪論還是相當有市場的。所以眾人除了感覺驚奇之外,並沒人說劉昊胡扯。
王灣灌下一杯茶水,重重的嘆息了一聲:“某一想到袁師為了大唐能夠長興不衰而捨身忘命之舉就深感羞愧,此心繫天下、心繫百姓之舉,我等官宦之人能有幾人做到?如今官場浮華,人人都在投機鑽營,有誰還心繫百姓?袁師一介方外之人,卻勝過無數飽讀聖人書的官宦。”說到此處,王灣已經泣不成聲。
想想也是,當年王灣也是進士及第,卻始終沒有在官場有一席之地,直到編校書籍十餘年,才被賞了個從八品的小官,完全發揮不了自己的才能。憤懣之下,傷心流淚倒也正常。
他這一哭不要緊,孟浩然也跟著哭了起來:“孟某十二年來求仕,幾乎拜訪了所有的官宦人家,也曾有幸遇到皇上,但是所有人都將某作為吟詩作對的解悶人。某多年所學,始終難有施展之機······”
剛才一群人衣衫不整的像是基友大會,現在彷彿又到了靈堂一般,個個都淚流滿面,抽泣之餘還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如果不是大家都在哭,劉昊真覺得這是真後世領導在開會的。
看這群人沒完沒了的,劉昊趕緊打斷他們:“諸位莫要覺得只有做官才是報國,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報國的門路也有很多。比如經商,賺了錢可以出資贍養孤寡;比如教師,可以為大唐培養有用的人才;比如參軍,可以上陣殺敵為國平亂;比如醫師,亦可救死扶傷······假如報國只是做官,那將來整個大唐得有多少官員?百姓得交多少賦稅才能養得起如此龐大的官僚機構?另外就是不要為了我師而傷心。我師曾言,百年以內,或許可以轉世為人。”
劉昊的話成功的將眾人的眼淚給收了回去,聽到後面的時候,滿臉不相信的問他:“袁師不是魂飛魄散了麼?如何轉世為人?志才莫要欺我等!”
看到眾人又有狂熱的勢頭,劉昊趕緊說道:“我師是為天下蒼生而犯天道,此為義舉,或許會有轉機。我師曾言如果轉世,將會在百年之內轉世為一個呂姓男子,位置大概就在晉陽周邊。不過我師曾交代不讓我尋他,因為轉世之後,前世記憶皆以散去,或許藉此能在求道之路上更進一步。”
真怕這群人到時候跑過去挨家挨戶查姓呂的人家找轉世道人。至於那位姓呂的,當然是道家人氣最高的道士——八仙之一的呂洞賓。
呂道長,對不住了,不拿你頂缸此事沒法完結。劉昊在心裡默默祈禱幾句,算是給自己個安慰。
又說了一陣,劉昊拉住孟浩然的手說道:“先生且先去遊歷,家師曾言:‘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三五年後,學院或可有眉目,到時祭酒之職,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孟浩然聽了臉上一喜:“祭酒之職某不敢貪求,能在學院中得一個教習之位某就心滿意足了。”
劉昊轉身又對其他人說道:“至於家師之事,不求諸位守口如瓶,但是還請莫要多說。某現在一介商賈,萬一傳出去,說不得就性命不保了。”
一群人聽了都拍著胸脯保證起來。
幾天後,洛陽城中突然傳出天師袁天罡夢中傳道之事,但是具體卻說不清,除了劉昊的名字之外,並沒多少資訊,但是這更吸引了眾人的好奇心。劉昊住的坊外整天有人守著,甚至連幾個平時跟劉昊嘻嘻哈哈的坊兵都用眼神怪怪的看著他。
這些劉昊倒不怕,他怕的是道門眾人得到這個訊息是什麼反應,幾位名義上的師兄會不會來找他理論?
帶著靈兒坐著馬車,慢悠悠的向城外出發。
今天是孟浩然離別的日子,眾人已經約好在十里亭相送。
對於劉昊是袁天罡夢中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