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複合胺又會影響到人的情緒。
糖是熱量和快樂的主要來源,人體每天約有百分之七十的熱能系由糖轉換而成,為各個組織、器官的活動提供能源。
除了醫學上被稱為“人體之煤”,糖在人體內還扮演著下列重要角色:
糖是腦神經系統熱能唯一來源,若大腦缺糖,人就會出現昏迷、痙攣;糖是構成骨骼、軟骨、神經、眼角膜、玻璃體等的不可或缺的成分;人體呼吸、血液迴圈補給離不開糖;心臟缺糖會停止跳動;血中缺糖會產生低血壓症;肝臟缺糖,降低解毒能力;人體缺糖,無法維持體溫至正常狀態;肢體活動缺糖,易產生疲倦。一個人假若完全戒糖,將導致酮病(KETOSIS),臨床表現是沮喪及缺乏活力,也就是說,鬱悶。
鄭秀文在四年裡狂減三十三磅的地獄式減肥故事,也許已耳熟能詳,不過功成名就、自稱已修煉成“橡筋肚”神功的Sammi今時今日的狂噬甜品,堪稱駭人聽聞。據她自供,過去是連“一粒朱古力都唔會食”,現在是每天一睡醒就要吃雪糕,宵夜可以一個人吃掉一隻凍蟹、半個木瓜外加一杯脫脂奶,此外,她還創下過一口氣吃掉一和家庭裝雪糕和六個酥皮蛋撻的紀錄。她說:“要吃就要盡情,比如吃雪糕,我會用匙羹來吃,這樣就永遠也不知自己到底吃掉了幾多杯,真是好享受啊!”
對於這種“釋放了肚皮,也釋放了自己”的做法,鄭秀文解釋道:“人生在世,難道天天都要佔到磅秤上稱體重嗎?那真是好痛苦啊!”
鄭秀文的這種瘋狂嗜甜是不是因為鬱悶,她不說,外人當然無從判斷。不過,人體既能因應壓力而自動選擇了糖,難道就不會對持續了整整四年的“一粒朱古力都唔會食”做出變本加厲的報復嗎?
把我們的身體想象成一臺電腦,輸入什麼指令,就反映出什麼訊息。吃到肚子裡的食物,就像是輸入電腦的各種指令,不僅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也左右著我們的情緒。
糖之外,還有許多食品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全麥麵包或者蘇打餅乾還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而此“物”和糖類一樣,亦有助於血清素的增加,其中富含的微量礦物質硒也能提振情緒。全穀類之外,雞肉也是硒的豐富來源。當然,全麥麵包的嚼勁以及蘇打餅乾的爽脆及其在口腔中產生的遊戲性為進食者所帶來的樂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缺乏葉酸導致腦中的血清素減少,也會誘發憂鬱症、早發性的失智甚至精神疾病。麥克吉爾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被控制無法攝取足夠葉酸的人通常在五個月後都會出現無法入睡、健忘、焦慮等症狀。什麼是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最多,幾乎所有的綠色蔬菜、水果也都有。
許多跟情緒安定有直接關係的蛋白質氨基酸,是製造情緒荷爾蒙的原料,如色胺酸(可形成血清素和退黑激素),白胺酸(可製造生長激素、甲狀腺素)等,都是維持愉快心情不可或缺的成分。香蕉、奶製品、火雞肉等都是含色胺酸食品。
說到香蕉,科學家認為由於香蕉還有一種稱為生物鹼(alkaloid)的物質,可振奮精神,提高信心。這個我舉雙腳贊成,因為無論形狀還是顏色,香蕉看上去都是以令人愉快的東西。再說,酷愛吃蕉的猴子們,通常也表現得要比其它動物快樂。
深海魚油是一種時髦的抗憂鬱及抗衰老物質,原因是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能阻斷神經傳導路徑,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這種理論的倡導者還舉例說,全世界住在海邊的人都比較快樂,這不只是因為大海讓人神清氣爽,還因為他們把魚當作主食。我覺得這種說法多少有一點武斷,最起碼住在海邊並且經常吃魚的日本人就比較壓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