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和親(第2/2 頁)
。
“太妃娘娘今日想說的只有這件事嗎?”姚紈懿沒有表態,這讓趙太妃心中生出了些許忐忑,“本殿今日送太妃娘娘一句話,人要知足才能常樂,這壽仁宮雖不及壽康宮華麗尊貴,但於太妃娘娘而言,足矣。”
趙太妃不敢反駁,暗地裡卻是要緊了牙,忍到姚紈懿走出大殿才狠狠地將茶具掃落在地,唸了一句:“姚紈懿……”
李嬤嬤腆著一張討好的笑容上前為她順氣,寬慰說:“娘娘莫急,她一個小孩子能成什麼氣候,等她嫁去大夏,這宮裡還不是由娘娘說了算,咱們謀的是來日啊。”
趙太妃這才緩過勁來:“還是你說的順耳,哀家忍了這麼多年,終於等到這一天,絕不能功虧一簣。哀家是陛下的生母,是名正言順的太后,趙琳琅沒能贏過我,她女兒也不能!”
“娘娘這麼想就對了。”
離開壽仁宮的姚紈懿揮退了儀駕,帶著貼身宮女遠青在宮道上漫無目的地走著,沒一會兒就走到了御書房的門口,她久久地盯著那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腦海中不由自主浮現出往日的溫情時光:父皇,你也希望紈紈能守住大涼的,對嗎?
當晚,信芳宮燈火通明。
遠青帶著一個神秘的身影從側門離開,還特別留意了周圍沒有人注意。而姚紈懿穩穩地坐在大殿上,信手在紙上圈了幾個名字,沉吟片刻:“岫藍,你去壽仁宮傳話,就說太妃娘娘日間說的事情,本殿應下了。”
“殿下,時辰已經不早了。”
姚紈懿毫不在意地勾起了嘴角:“你只管去,她會見你的。”
十日後。
大涼新帝姚明璟登基,因著先帝剛逝,不得禮樂,宮城四方鳴鼓,有人在階下三次鳴鞭,清脆的聲音刺破輕薄的空氣傳到很遠的地方。滿殿的朝臣行三跪九叩禮,山呼萬歲。姚明璟一身明黃色的龍袍冠冕,目光梭巡在下面人的身上。全公公緩緩展開了手中的聖旨,朗聲誦道: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永樂公主姚紈懿冊為永樂長公主,享三郡食邑。承大夏國書求娶為貴妃,允,一月後啟程。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尊帝生母趙氏為淑太妃,居壽仁宮。壽康宮閉宮敬養,無詔不得用。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平國公嫡長女鬱氏葳蕤柔嘉維則,毓秀名門,著冊為皇后,三年後與帝大婚。吏部尚書嫡次女安氏泉徽,鎮國將軍嫡長女榮氏岫敏,文昌侯嫡長女周氏瑗,定安王庶長女齊氏懷柔素嫻儀矩,淑慎持躬,著冊為貴淑賢德四妃,晚六月入宮。欽此。”
就此,不但姚紈懿和親大夏之事不容更改,就連新帝未來一後四妃都成了定局。
姚紈懿倚在貴妃榻上看書,好不悠哉的樣子,聽楚琴回稟壽仁宮的反應:“聽說又砸了不少的東西。”
“她砸的可都是明璟的東西,讓下面的人送些不值錢的貨色過去,這樣砸多少都不心疼。”姚紈懿眼皮子都未曾抬一下,“她母族顧氏不過區區四品小官,還是外祖父刻意關照才有的結果,竟然也敢肖想大涼國母的位置,做夢……”
“殿下思慮周全。”
“葳蕤是長寧姑母的嫡女,不但姿容出色,性情更是端莊穩重的,與明璟也有表親之誼,只要他不犯糊塗,就不會出什麼差池。”這五人都是姚紈懿仔細斟酌選出來的,對姚明璟穩定朝堂大有益處。
“殿下,陛下派人送來了嫁妝禮單。”
姚紈懿終於捨得將書冊放下,接過禮單看了起來:和親在即,禍福難測,但她姚紈懿從來就不是坐以待斃的人,若是無路可行,那就自己走出來一條便是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