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4/4 頁)
為熹容華,賜住未央宮永寶堂。
這般殊寵后妃們暗地裡難免酸楚怨氣,然而想到太后對甄嬛一貫的不待見,以及傅如吟的前車之鑑,都竭力按捺著,等待太后或者皇后的表態。
皇后一貫端著賢惠的假面,對待甄玉嬈如同先前的傅如吟一般,百般縱容,且時不時在後妃有酸言酸語時為她開脫,愈發惹得後宮對甄玉嬈敵視。而太后又是另一種態度,彷彿對甄玉嬈視而不見,不曾對玄凌過於寵愛甄玉嬈有隻言片語的不滿。
詩韻對此很不理解,向我抱怨道:“不過三五天的時間,那熹容華就從一客居民女一躍而成正四品容華,晉升之快前所未有,即便是當初的甄昭儀或者後來的傅婕妤亦沒有如此殊榮。這也就罷了,皇上寵愛哪一個妃子,也沒有咱們說嘴的。只不過皇上為了她在朝堂上責罵了好幾位言官,又貶斥責了幾位宮妃,這般作為,太后她老人家怎麼就視而不見?”
我伸出十指讓喜兒為我細細塗上鳳仙花汁,聽見詩韻的疑惑,心中哂笑,純元皇后是玄凌跨不過的情障,無論甄嬛、傅如吟或者現在的甄玉嬈,他對她們再怎麼恩寵也是可以理解的。至於太后,玄凌畢竟是她親生的骨肉,由她一手成全造成現在的業果,她不是不心疼。
所以面對玄凌對她們幾人稍微出格的恩寵時,她選擇視而不見的縱容。譬如當年她讓甄嬛抄寫經文,以示親近。譬如當初再怎麼厭惡傅如吟專寵,亦容許她囂張多時。若非甄嬛與皇后結下不解的仇恨,若非傅如吟危及到玄凌的健康,她或許會以最大的容忍度容忍她們二人。
然而這些內情說起來牽扯太多,我沒有直接回答詩韻的問題,而是道:“前朝言官諷諫甄昭儀,表面上看一切因管家與甄家恩怨而起,實際上卻是後宮與甄昭儀,太后與皇上之間的一場角力。”
詩韻愈發的疑惑了:“後宮與甄昭儀之間的角力,臣妾模糊有些明白,然而太后與皇上……”我微微一笑:“後宮之主是誰?皇后?但是皇后是太后的內侄女。那些妃嬪的小動作,你以為太后看不出來嗎?她不作為採取預設的態度,是為了藉此提高皇上的警惕心,徹底斷了甄昭儀插手朝政的可能。”
想到前朝聲勢浩大的言官諫言,素來安穩度日的欣妃都被逼插了一手,我暗歎一聲,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我一心斷了甄家翻案的可能,以及阻礙甄嬛將來涉政,費盡心機,卻不想到頭來卻是太后穩坐釣魚臺。
“說是甄昭儀后妃干政,但實際上管家罰沒抄家哪一項罪名是與甄家有絲毫干連的?管家覆滅之後,甄家可因此得了什麼益處?這般結果,說是甄昭儀干政,未免牽強。當然,皇上徹查管家的導火索是甄昭儀的懇求,但是太后已經罰了她不是嗎?”
甄氏長跪儀元殿逼迫玄凌查案,太后奪甄嬛封號,貶低位份,禁足未央宮,一因一果之間,此事算是了了。後來言官諫言,立證不足,所以太后只是放出風聲要抱養雙生子,若不是玄凌態度曖昧,甄嬛也不用面臨那麼大的危機。
“既然甄昭儀干政的罪名不成立,那麼事態發展到此也該結束了。熹容華的出現,不過是儘早催促皇上下了決斷罷了。”
詩韻得到了答案,卻似乎並不高興。臨別時,她忽然問我:“若是熹容華沒有出現,”她咬了咬唇,“臣妾是指她沒有入皇上的後宮,那麼皇上會及時護住甄昭儀,嚴懲那些言官嗎?”“會的。”我沉默許久,無力的吐出兩個字。是的,玄凌最終會護住甄嬛,但是那時甄嬛會被言官逼迫到什麼樣落魄的境地,亦或者她還能不能繼續撫養她的孩子,都是未知。
詩韻明白我話裡的無力,不敢深問。
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熹容華侍寢第五天,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