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唸經千遍,功法自成(第1/3 頁)
第二天早晨天還是矇矇亮的時候,張道陵就起床穿上了青色的道袍,來到大殿開始今天的早課。
張道陵將大殿的大門開啟後,往大殿和側殿的香爐裡,都點燃了三根香,就盤坐在大殿供桌前的蒲團上開始今天的早課。
孤峰觀的早課誦唸經文沒有特殊規定,自己想念那本經文就唸那本經文,但是大多數時候早課,張道陵唸的都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上感應篇》和《玉皇心印經》三篇經文。
張道陵早課的第一篇經文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這篇經文可以快速讓人的心情平靜下來,對後面的早課是很有好處的。
兩分半鐘後,《清靜經》誦讀完畢,張道陵繼續朗聲誦讀《太上感應篇》。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
“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
“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訕謗聖賢,侵凌道德。”
“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張道陵誦經的聲音不大,但是在空曠安靜的大殿內,卻是顯得聲音洪亮,經文誦讀的語句清晰、抑揚頓挫。
盤坐在蒲團上的張道陵,配上自己那充滿韻味的誦經聲,加上香爐上的筆直的煙霧,倒是顯得有幾分入道之人的表現。
但是那頭短髮確實有點讓人出戏,而且在道袍的襯托下,看起來也有點維和。
《太上感應篇》全篇經文1277字,張道陵從小背誦,內容倒也熟練,六分鐘就誦讀完畢。
最後的經文是《玉皇心印經》,這是張道陵大多數早課要誦讀的經文。
“上藥三品,神與氣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妙不可聽,其聚則有,其散則零……丹在身中,非白非青。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玉皇心印經》通篇較短,全篇經文張道陵更是瞭然於心,誦讀起來也是很快,兩分鐘就誦讀完了。
三篇經文誦讀完後,張道陵就結束了今天的早課,起身回到房間坐下後,張道陵立即看向腦海中的唸經模板。
唸經人:張道陵,道號玄明
身份:孤峰觀觀主,男,二十三歲。
商店:未開啟
經文:《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爛熟於心,《太上感應篇》、《玉皇心印經》
張道陵看到模板上經文那一欄,本來一篇經文現在已經變成三篇經文的時候,不由的笑了起來。
“果然!唸經模板裡面的經文變多了,今天早上誦讀的兩篇經文是收進去了。”
說完,張道陵繼續往模板下方看去。
進度:《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2/500,《太上感應篇》1/10,《玉皇心印經》1/10
後面的幾欄不用看都知道是零,張道陵也懶得往下看了,隨即退了出來。
到廚房下了一碗麵條吃了後,張道陵也不去大殿了,現在是6月初。
山下的村莊都在忙,村裡人基本是不會有人來上香。
孤峰觀院子中間有一顆兩百多年的棗樹,是建立孤峰觀的開派祖師種下的,暗褐色的樹身如今也有一米粗,十米高大。
棗樹也長的快跟大殿一樣高了,長的也枝繁葉茂,現在天氣炎熱在樹下倒是可以乘涼。
於是乎張道陵就搬了一個蒲團,盤坐在棗樹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