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李師師(第1/2 頁)
朱寧還在廳中自顧自的喝茶,一位俏麗丫鬟走到面前,福了福禮。
“朱衙內,我家姑娘有請!”
因為李師師是花魁的緣故,所以身價水漲船高,配有專門的丫鬟。
朱寧起身客氣一二,這才跟隨著上了樓!
因為樊樓很大的緣故,許多人都不知道剛剛發生的衝突,只是見到李師師的丫鬟領著一個男人上了樓,廳中不由沸騰起來。
“我沒有看錯吧,那個好像是李師師的丫鬟吧?”
“不錯,你看那丫鬟領著那人不正朝著三樓而去!”
周圍的男人們不論社會地位如何,此刻雙眼全都露出羨慕之色!
所以說啊!色令智昏的人從古至今都有不少!
十幾息的時間裡,已經有不少人在“人肉”他朱寧了!
二樓一處包房門口,一個俊俏中年人看著大廳的中的譁然,對著身後的小廝吩咐道。
“去查一查此人的身份!”
聲音帶著幾分輕蔑。
蔡攸以蔭補入仕,崇寧三年賜其進士出身。三年間,累遷至樞密直學士,
政和七年提舉其為秘書省並左右街道篆院。
今日他更是任摧宣和殿大學士,淮康軍節度使。
37歲的他便是高官厚祿,仕途一片坦途。
蔡攸最初與父親蔡京關係十分融洽,他知道蔡京好比蔡家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樹,蔭庇著蔡家幾百口人。
但自負的他是不會承認,這一切全靠父親的面子。他要超越蔡京,讓人再誇讚他的同時,能絕口不言那老不死的!
今日喬裝打扮一番,他來到了樊樓,本想見一見那冠絕東京的李師師,結果竟然吃了一個閉門羹。
他也並不氣餒,反而尋了一處包房,饒有興致看著品詩會。
看著那些文人仕子賣弄才華,企圖博美人一笑!蔡攸嗤之以鼻,
至於為何他不道明身份,而是選擇等待。
其原因就有些說法了!
寒門士子遇到青樓花魁或許能成一段佳話!
但扶搖直上的他若做出這種事情,萬一被人認出,必然會被詬病,於他官途無益!
其實他今日來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情。
遙想當年蔡攸在京裁造院作監守,當時不過二十二、三歲,已頗知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的前程架橋鋪路。
當時蔡攸每次上裁造院時都能趕上朝臣退朝,他就算計好時辰出來,以便正好能和下朝的端王趙佶相遇。
於是,端王每次下朝都能看見一個比自己略長几歲的眉目清秀的少年下馬拱手立在一邊,謙恭有禮,觀之可親。
端王就問左右僕隸,少年是哪家的公子,左右說:“是蔡承旨的兒子。”端王便在心中暗記其人。
後來更是數十年如一日的討好!
所以他很得意自己佈局和規劃!
當年的端王,如今已經登基為帝5年,他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但是這些遠遠不夠,他想要超越其父親,就得謀劃更多!
蔡攸深知官家稟性,俗話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
蔡攸打算另闢蹊徑,高俅踢蹴鞠,他就計劃美人計!
今夜過來無非是考察一番!
正好無事可做,就倚靠在門邊,看著下方熙熙攘攘的眾生百態!酌酒小飲愜意至極!
他喜歡這種感覺,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覺!
可大廳中的那個身影的出現,讓他不屑!他家九弟也是這種紈絝姿態,囂張跋扈,目中無人!卻深受父親器重!
哪裡像他這樣運籌帷幄,始終謀劃更多!
而三樓的雅間中,檀香燃起,絲絲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