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第1/3 頁)
曹昂的友人基本上也是曹初的友人,除非這個所謂的&ldo;友人&rdo;是曹初去打益州的時候跟曹昂認識的,這樣說來,曹初不知道這個友人的存在便有了解釋。
是什麼人能在短短一年之內跟曹昂相交莫逆,而且還成了將軍府的軍師?
反正這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曹初直接去處理軍務的地方找人了。
甫一跨進門檻,她就跟一雙熟悉的眼睛對上了。
曹初眼睛一亮:&ldo;喲,孔明!&rdo;
諸葛亮動作一頓:&ldo;……&rdo;
都說惹不起躲得起,但曹初不一樣,這人是躲也沒法躲。
……
劉表是在襄陽處理公務的,南陽郡一失,緊挨著它的襄陽郡就成了首當其衝的,如果要遷,他只能往南遷。
可劉表這會兒還在投降和不投降之間就糾結,如果再要糾結南遷的事情更是腦闊疼。
劉表趁著曹操穩定南陽的時候糾結,但孫權不會給他糾結的機會。
他又一次派使者去見了劉表,並且要劉表跟他聯合抗曹。
上回他派使者去的時候劉表既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這回卻是必須要做個決定了。
劉表身邊的蔡瑁和蒯越是主張投降的,但孫權這回是下了狠功夫,想跟劉表面談,地點定在江夏。
劉表猶豫了好幾天,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收拾行裝準備離開襄陽。
雖然還沒有定下,但這個舉動昭示了他的選擇。
劉表到底是不甘心的,他到底不是劉璋,年輕時也曾一腔熱血打拼基業,如今卻要拱手讓人,任誰都不會無動於衷。
蔡瑁見狀深深嘆了口氣,開始給曹操寫密信。
在真正到了和劉表決戰之前,曹初反而緊張了。
無他,赤壁之戰的印象實在太深刻。
諸葛亮搖著羽扇,有些不理解她的擔憂:&ldo;以弱克強者,若非天時、定為人謀,劉荊州可得其一?&rdo;
如果這兩者都不佔的話,弱的那方憑什麼打勝仗?
畢竟劉表不是劉備啊。
曹初笑了笑:&ldo;所言甚是。&rdo;
按照她的理解,諸葛亮這句話的意思完全可以翻譯成不要慫就是幹嘛。
平日裡大小戰爭她從來不慫,怎麼到現在反而慫了?
這可是不應該的呀。
……
趁著在南陽整軍的這些功夫,曹初開始派人暗戳戳宣揚曹軍幹的好事。
都說做好事不留名,可曹初自認為自己沒那麼高尚,所以她不但要留名,還要讓其他人知道。
堤壩之類的一直在修,坑也一直在挖,曹軍在曹初的吩咐下幾乎是走到哪裡就在哪裡做好事,名聲極好,已經到了去哪兒哪裡的百姓夾道相迎的程度。
在她的有意操控下,荊州計程車人甚至還稱曹初帶的軍隊為&ldo;仁義之師&rdo;。
至於到底仁不仁義,其實沒什麼可爭論的,畢竟曹初確實是在幹好事,就連荊州守軍看到她都和善相待。
曹初即便是帶著軍隊路過,也沒有跟那些守軍大動干戈,哪怕自己這邊的兵力數倍強於荊州守軍,但她路過僅僅是路過而已。
荊州守軍簡直不要太感動。
果真是仁義之師!
聽聞這些事兒的劉表:&ldo;……&rdo;
怎麼覺得哪裡不太對味兒呢?
很快他就知道哪裡不對味了,因為襄陽傳來急報,說曹初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