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最後訣別(第1/3 頁)
諸葛恪拱手說道:“陛下,如今幸得廣州尚有越軍四萬餘之精銳協同防守,故而微臣認為對於越王更需優厚安撫,使之全心全意地襄助我大吳。而後,即便當下我國軍力略顯不足,然微臣仍欲調撥五萬雄師趕赴廣州予以增援。這般一來,再算上廣州原屬丁奉將軍麾下之兵力,則可達十三四萬之眾。此外,若能多加籌謀防禦舉措,並憑藉丁奉與呂據此二位久經沙場之宿將的嚴密鎮守,或可有抵禦漢軍進擊之可能。”
孫權聞罷此言,不禁輕輕地搖了搖頭,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道:“唉,只怕這一舉措實施起來仍舊困難重重啊。你此次分兵前往救援廣州,如此一來,咱們江東本地的兵力定然會變得空虛許多。要知道,據朕所掌握的情報來看,那司馬懿率領的兵馬不過區區五萬人馬罷了。而且朕也曾聽聞一些訊息,說大漢近些年來一直專注於操練他們的水軍部隊。對於此事,朕實在是感到憂心忡忡啊。”
然而,面對孫權的擔憂,諸葛恪卻是一臉堅毅之色,毫不猶豫地回應道:“陛下大可不必為此事煩憂。雖說大漢近年來確實在水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歸根結底,他們畢竟缺少真正的實戰經驗與歷練。相比之下,我們大吳的水軍可是經過了長年累月的嚴格訓練,不僅軍紀嚴明,而且各種戰術運用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可以說是縱橫天下難尋敵手啊!”
孫權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目光凝重地看向面前的諸葛恪,緩緩開口說道:“元遜啊,你可知道朕對你最為不放心的究竟是哪一點麼?”
諸葛恪聞言,連忙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回應道:“還望陛下明示。”
孫權微微眯起雙眼,緊緊盯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沉聲道:“你呀,才華橫溢自是不必多說,且有著遠見卓識,常常能夠想出許多旁人難以企及之事。於戰略之上更是有著自己獨特而深刻的見解,此乃你的過人之處。然而……”說到此處,孫權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用詞。
緊接著,他微微眯起雙眸,目光深邃而凝重,緩聲道:“然而,正是因為你年紀輕輕便已功成名就,一路走來順風順水,毫無波折,這難免會讓你內心滋生出些許驕縱之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常常過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斷,甚至變得有些驕傲自滿、剛愎自用起來。
需知啊,漫漫人生道路絕非永遠都是平坦無阻的康莊大道,其間必然充滿著無數艱難險阻與變數。倘若不能夠始終保持一顆謙遜平和的心,那麼終有一日,定會在某個關鍵節點遭受沉重打擊,吃上大虧。
就如同朕當年一樣,在赤壁之戰中大獲全勝之後,又接連取得數次勝利,這一連串的成功讓朕開始漸漸地對那曹魏的實力產生輕視之意,心中暗自認為他們也不過如此罷了。於是乎,朕當時頭腦發熱,輕率地調動了整整十萬大軍,企圖一次性攻克合肥城。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最終竟然被張遼僅僅率領區區八百名士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狽不堪,朕本人更是差點因此丟掉性命啊!經過這一場慘痛的戰役,朕才深深地體悟到什麼叫做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明白了無論何時何地都絕不可掉以輕心,更要時刻懷著敬畏之心去面對世間萬物。”
稍稍停頓了一下後,孫權再次開口說道:“朕這麼些年來啊,一直在默默地觀察著漢皇劉禪這個人。經過長時間的留意和分析,朕還真就發現他曾經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呢。想當年,他成功地奪取了長安之後,竟然親自統率三萬雄師,企圖攻克那號稱天險的函谷關,從而打通進軍洛陽的通道。
然而,最終的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啊!他遭遇了曹魏名將張合所率大軍的突然襲擊,那場戰鬥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劉禪不僅兵敗如山倒,自己更是身負重傷,生命垂危,差點就把性命給丟掉了。
自那次慘痛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