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5 頁)
“揣”是分析、探索之術,“摩”是順應符合之術,二者之和就是“揣摩”之術,是一種在順應中探求別人真實意圖的手段。
要想成功的“揣情”,不順應別人的心願是不可能實現的。“摩”就是如何順應別人心願之術,只有透過接觸,從別人的表述和行為中悟出他的意願,然後順著他的意願展開,此時雙方的話就投機了,只要話投機,就為進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礎。
要成功的順應別人的心願,首要條件是要隱秘,不能暴露自己的意圖。在外交事務中,首先要順著別人的話題闡述,在順著別人話題的前提下,開始符合別人的觀點,在符合別人的觀點的前提下,開始觀察發現別人的慾望,一旦揣測到對方的真實意圖,符合的辦法就一定能夠成功。在滿足別人慾望的前提下,索取自己要收集的資料的目的就達到了,就一定能夠辦成大事。
所以秘密的符合對方,巧妙的隱藏自己想法,千萬不能讓對方知道自己的真實意圖,事情辦成以後還不會留下後患,這就是“揣摩”之術的高明之處。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申叔時的智慧
申叔時的智慧
楚莊王高高地坐在寶座上,接受一批又一批的文武大臣向他朝賀。甜蜜的音樂,歡快的舞蹈一齊向他奉獻。楚莊王陶醉了。
前些天,他的盟國陳國發生了內亂,陳靈公被大臣夏徵舒殺了。陳國的幾個大臣逃到楚國,請楚莊王替陳國平定內亂。楚莊王就打著主持正義的旗幟,率大軍滅了陳國,把它改為楚國的一個縣。啊,楚國,強大的楚國的版圖又擴大了。楚莊王得意地想著,忽然有一絲不愉快的念頭升上腦際:南方屬國的君主和許多小部族的首領都來道喜了,國內的大臣也都來祝賀了,怎麼獨獨不見大夫申叔時?
正想著申叔時,申叔時就來了。原來,他出使齊國剛回來。
申叔時向楚莊王報告了去齊國後的見聞,楚莊王想,接下來,你該說些道喜的話了吧?誰知申叔時竟一句也沒提到。楚莊王火了,責問道:“陳國的夏徵舒殺了陳靈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諸侯哪個也沒敢去過問,只有我主持正義,殺了夏徵舒,而且又使我國增加了很多的土地。哪個大臣,哪個屬國不來祝賀?可你卻吭都沒吭一聲,難道我做得不對嗎?”
申叔時誠惶誠恐地行了個禮,說:“不是,不是,我的心裡正想著一件解決不了的案子呢,所以還顧不上說別的。”
楚莊王好奇地問:“什麼案子?”
申叔時說:“是這樣的:有個人牽著一頭牛,從別人的田裡走過。誰知那牛踩壞了人家的莊稼。田主火冒三丈,不由分說,把那頭牛搶去了。憑牛主好說歹說就是不肯還。請問大王,要是您遇上這個案子該怎麼審理呀?”
楚莊王說:“我說應該把牛還給人家。”
“為什麼?”
“牽著牛踩了人家的莊稼,這當然不好。可是,就為這個搶了人家的牛,不是太過分了嗎?”楚莊王說到這裡,忽然領悟出一個道理,他盯著申叔時看了好一會,又說:“唔,原來你是轉著彎子說我呢。好好好,我把‘那頭牛’退回給人家就是了。”
楚莊王於是就恢復了陳國,陳國的新國君陳成公從晉國回到陳國,他很感激楚莊王,就歸附了楚國。中原的諸侯也都挺敬佩楚莊王的道義精神。
鬼谷子說:“摩者,揣之術也。內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申叔時實在是太高明瞭,他早已揣摩出了楚莊王的心態,就是想:幫助了別人,同時還佔有別人的土地。可是這件事不能直說,直說必然會招致殺身之禍,所以申叔時讓楚莊王來斷案,斷完以後楚莊王發覺好像是在斷自己,恍然大悟。申叔時可謂“用之有道,其道必隱。”
晏嬰一日三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