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荊州(第1/3 頁)
許攸暗罵,這種活怎麼輪不上自己呢?還用得著抓丁?累死我也幹。
許攸想了下,說道:“天下最富,莫過於河北冀州,若任選一個州,首選冀州。”
陸凡心想,冀州雖好,但袁紹公孫贊這兩貨不好對付,尤其是袁紹的名聲太大了,自己現在沒有任何名望,很難跟他爭,歷史上袁紹跟公孫贊打了近10年,袁紹才滅了公孫瓚,可見這兩貨不好對付。
陸凡點頭,道:“冀州雖富,可這塊肥肉肯定很多人盯著,況且冀州世家眾多,又經過黃巾折騰,說實話我並不想去冀州。”
許攸起身,走動幾步,:“公子,你若真能去任刺史或者州牧,若不選冀州,攸建議你去荊州。”
“荊州?那可是四戰之地,先生給我個理由?”
許攸道:“攸出自南陽,亦屬於荊州刺史部,對荊州比較熟悉。”
“荊州南聯交州,可通大海,西接巴蜀,東往揚州,北入中原。其地域之廣乃天下之冠也,其河流眾多,漕運發達,人口眾多,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
“北方經常鬧饑荒,可荊州卻很少有這種情況,若北方發生戰亂,百姓往往選擇南逃,首選便是荊州,公子若能控制荊襄七郡,好好治理,不需幾年可養兵數十萬。”
“到那個時候,若天下有變,進可北上逐鹿中原,退可依靠水軍抗衡天下,再者,如今劉焉前往益州,以攸對劉焉的瞭解,其人碌碌無為,絕非帝王之才,若中原情況不明,公子可先圖益州。”
“益州號稱天府之國,自李冰修建都江堰以後,成都平原物產豐富,人口稠密,公子若能挾荊州之眾,掃平巴蜀,則三分天下有其一,到那個時候,進可攻,退可守,天下何人可敵?”
“哈哈哈哈,好,好,子遠大材,我得子遠,如漢得張良,周得呂望,大業必成,壯哉!”
陸凡原先也沒想好去哪裡,聽許攸這麼一說,確實有理,歷史上劉表佔領了荊州,可這個傢伙不思進取,守在襄陽數星星,硬是看著曹操他們一天一天變大。可即便是這樣,在曹操沒有統一北方之前也不敢南下,足見劉表的實力還是很強的。
河北雖好,如果自己去了河北,就得先跟公孫瓚,袁紹,這些傢伙死磕,袁紹這個傢伙的名聲太響了,自己還真未必能爭得過他。拿下荊州,這比拿下河北的難度要小得多,先拿下荊州,再奪益州,猶如諸葛亮給劉備獻計一樣。實在打不過中原這些諸侯,也可以縮在巴蜀當他媽土皇帝。自己快活幾十年再說。
媽的,果然英雄所見略同,看來這許攸還真是有幾把刷子,這簡直是隆中對呀。
“好,得子遠一席話,令我茅塞頓開,以後咱就去荊州。”
許攸又道:“公子欲去荊州成大事,還有三點對公子極為不利。”
“哦,哪三點,請子遠明言。”
許攸想了下:“第一,公子要想有所成就,不管去哪都需要招攬人才,可天下大才基本上都是士人,恕攸無禮,公子這太監身份,很難招募人才。”
“其二,”自原荊州刺史徐璆走後,王睿為荊州刺史,但王睿這些年並無作為,以至荊州各世家大族不聽官府管教,私兵,山賊土匪較多,在荊州宗族鄉匪強大,本地人稱之為宗賊。”
“其三,江夏太守黃祖,長沙太守孫堅,都很難服公子的,公子若想一統荊州,就必須收服這兩人,尤其是孫堅,可謂世之名將,不好對付。”
陸凡點頭:“子遠放心,黃祖不過一守家之犬爾,不足掛齒。孫堅匹夫之勇,雖有武力,但要收拾他並不難。”
“至於我這身份嘛,確實有些尷尬,唉,都怪我一時頭腦發熱,貿然進宮,如今確實有些騎虎難下。話又說回來了,我若不進宮,也得不到這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