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變故(第1/2 頁)
生員安靜下來,按照一旁司禮訓導的指示,以此在銅盆裡淨手,然後往鞋子上和帽子上撒了點水花,完成入學的“盥(guàn)洗”儀式。
接著又依次有序地入泮池、跨壁橋,來到學宮正殿夫子殿。在司禮訓導的引領下,眾新生進入殿內。
大殿內的至聖先師像兩側已經站滿往屆生員,前排是廩生,人數只有五十餘人,後面是增生,大約五十,比廩生略少一點,再往後是附生,大約有五百左右,一路順延,已經排到偏殿之後去了。
對於陵州府學而言,附生是不限人數的,只要是生員,交足錢糧便可進來。
增生一般是附生中在府學裡考試優異者遞補上去,屬於額外增補的廩生名額,人數自然要少於廩生。
而陵州府學每次鄉試都有考中舉人的,少則個,多則七八九十,足見教學水平之高,所以對外地的生員吸引力極大。
新來的生員來到大殿中間,面朝至聖先師像站好。秦川自然站在最前面,左右分別是院試的第二到第五名。
隨後便是等待陵州新任知府大人的到來,屆時所有人一起參拜至聖先師像。
剛才和王孚寒暄時,秦川才知曉新來的知府姓周,原本是華寧府知府,亦是小倩父親的同年知交。
本來聶知縣是有希望升任陵州知府的,結果近段時間小倩生了病,聶知縣只有這麼一個愛女,無心政事,帶著小倩去尋訪名醫了。
但周知府平調過來當陵州知府,還是讓人意外的,雖然陵州府是省府,實則許多外地的知縣都不願意過來當知府。
有道是“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知府雖然比附郭省城的知縣好許多,但仍舊要受到不少掣肘,不似在外地主政一方,跟土皇帝沒區別。
何況省府幹系甚大,做得好,功勞是上面的,做不好,鍋就是下面的。
周知府從華寧府過來任職,在官場裡這種情況實是不多見,一般而言,多半是上面得罪了人。
至於聶知縣過來升任知府,到底是升官了,縱然沒有當隔壁縣太爺土皇帝那樣快活,可能升官總是好事。
秦川對官場這些事也不是特別熱衷,他現在心裡有些糾結。待會要拜至聖先師像,應該不會像他拜土地廟那樣出問題吧。
大機率是沒有意外發生的。畢竟至聖先師是中古的聖人,用提學的說法是如道門天尊、釋門佛陀一樣的存在。
鄭村土地神與之相比,不過是螢火罷了。
過了一盞茶時光,有人高聲叫喊:“知府大人到!”
正常這種情況下,知府作為府學地位最高的人,往往姍姍來遲,讓人久等,一盞茶時光就到了,足見周知府為人頗有些乾脆利落,跟一般看重權威的官員有所不同。
大殿眾人聽到叫喊,齊齊朝知府過來的方向躬身施禮。在場眾人,最次都是生員身份,別看在大殿裡生員不起眼,放在下面州縣裡,那也是有些臉面了。
而且生員有見官不跪的特權,光是這一點,已經讓許多略有家資的商人都羨慕不已了。
故每逢朝廷開捐監的時候,那些沒有功名的商人地主最為積極響應,只為要一個監生身份,能享受見官免跪的特權。其中監生附帶可以參加鄉試的資格,反倒是次要的。
只見周知府一身緋紅官袍,在府學教授的陪同下走進來。秦川瞥了一眼,見這人國字臉,甚有威儀,步伐如尺子量過般精準走到至聖先師像前,隨後站定。
於是司禮訓導高聲道:“拜至聖先師。”
眾人在周知府的帶領下,畢恭畢敬地朝著至聖先師像行禮。
這個過程中,秦川自然跟著大家一起行禮。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