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頁(第1/3 頁)
之後,朝廷在兩個月內,相繼任命了多名在籍大臣督辦其所在省份的團練,連先前的曾國藩在內,共計四十三名。現在我們回過頭來說曾國藩。太平軍如燎原的野火,一路燒過湖南後,湖南也開始有了動亂的徵兆。原來蟄伏著的許多會黨、土匪,受到太平軍勝利的鼓勵,開始蠢蠢欲動。湖南歷來是會黨之淵藪,說起來,湖南新寧天地會的雷在浩、李沅發之亂,正是引發廣西大亂的星星之火。太平軍入湘,天地會黨徒,大多投奔而去,但仍有所謂串子會、紅黑會、半邊錢會、一股香會等名目繁多的民間會黨,成群結夥,嘯聚山谷。此外又有平日橫行鄉裡之地痞流氓、散兵遊勇及四處遊走偷盜之徒,都是地方上的不安定因素。而之所以會如此,&ldo;蓋緣近年有司亦深知會匪之不可遏,特不欲其禍自我而發,相與彌縫掩飾,以苟且一日之安,積數十年應辦不辦之案,而任其延宕;積數十年應殺不殺之人,而任其橫行,遂以釀成目今之巨寇。今鄉裡無賴之民,囂然而不靖,彼見夫往年命案、盜案之首犯逍遙於法外,又見夫近年粵匪、土匪之肆行皆猖獗而莫制,遂以為法律不足憑,官長不足畏也。平居造作謠言,煽惑人心,白日搶劫,毫無忌憚。若非嚴刑峻法,痛加誅戮,必無以折其不逞之志,而銷其逆亂之萌。臣之愚見,欲純用重典以除強暴,但願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臣身得殘忍嚴酷之名亦不敢辭。但願通省無不破之案,即剿辦有棘手萬難之處亦不敢辭。&rdo;101
治亂世,用重典。曾國藩所論,堪稱安定地方,抑強扶弱,使人民安居樂業的一條鐵律。古今中外,凡有人群之處,必有強弱、良莠之分,故一地乃至一國之政府,必得扶弱抑強,安良去莠,方能使社會安定,人民樂業。官府若放任恃強凌弱,以眾暴寡,社會將會失去公正而淪入無政府狀態,人與人之間也將蛻化為自然狀態。在自然狀態下,起支配作用的是叢林原則,也就是動物之間弱肉強食的關係。誰的胳膊粗,拳頭硬,誰人多勢眾,就可以攫取更多的資源。得不到政府與法律保護的百姓,為求自保,或組織起來自衛,或屈服或依附於黑社會,二者均會削弱統治者的權威,最終導致劇烈的社會動亂,顛覆既有的政治秩序。所以歷朝歷代,都有一套保持社會平衡與穩定的制度體系,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抑強扶弱,除暴安良。
當然,光有制度、法律還遠遠不夠,還要看這個政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予以貫徹執行。中國傳統社會是個以家庭、宗族為基礎的農業社會,也是個階級沒有充分分化的社會。國家由高高在上的皇帝與官僚集團構成金字塔尖的上層,下面是由所謂&ldo;四民&rdo;,即士、農、工、商四個階層構成的塔基。其中只有士這個階層因掌握文化而有能力參與政治,他們進可以透過科舉制度進入官僚集團而躋身統治階層,退可以以士紳身份影響地方事務,從而成為承上啟下的中間階層。官僚與紳士都屬於精英階層,也都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窮人也可以透過科舉,富人更可以透過捐納躋身於其中。帝國的行政延伸到縣一級,再往下通常要透過民間自治組織‐‐保甲實施政令,完糧納稅,而士紳階層對此擁有很大的影響力。士紳與官僚階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許多士紳原本就是官僚或官僚在鄉村的眷屬,故與統治者休慼相關;但士紳又是地方性的、具有自身利益的集團,官府的作為如果越了界,侵害到他們的利益,就會遭到普遍的抵制,導致政令不通。故一個地方的治績好壞,常常取決於官紳間的互動。通常,官員若廉潔公正,會得到地方精英集團(即士紳階層)的擁護與合作,其施政會順利得多;官員若貪賄不公,則會遭到他們的抵制,不僅難於施政,甚至會引發士紳們的反彈,他們會利用自己在官僚集團中的同鄉、同年、戚友等各種關係,將其劣跡舉報給其上司甚至朝廷,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