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第2/5 頁)
解。”可證。
(9)材:通“才”。
【譯文】
董仲舒即使專心一意,也有鬆懈和休息的時候,在鬆懈和休息的時間,也應當到門和廳堂邊走走,能到門和廳堂邊,怎麼會不看一眼菜園呢?聽說用心專一的人察看東兩看不見,專心思考“道”會忘掉自身,但沒有聽說不到門和廳堂去,要坐著思考三年,來不及看一眼菜園的。《尚書·毋佚》說:“君子做官不能貪圖安逸,首先要了解耕種收穫的艱難,然後才能安逸。”安逸,就是鬆懈。人的筋骨不是木頭和石頭,不能不鬆懈。所以把弦繃得很緊而不松馳,周文王不幹;光放鬆而不緊張,周文王不做;有鬆弛有緊張,周文王把它當作常規。聖人能力極強,尚且有鬆弛與緊張的時候,董仲舒比聖人的能力差,怎麼能夠用心專一三年不休息呢!
【原文】
26。27儒書言:“夏之方盛也,遠方圖物(1),貢金九牧(2),鑄鼎象物而為之備,故入山澤不逢惡物(3),用闢神奸(4),故能葉於上下(5),以承天休(6)。”
【註釋】
(1)圖:描繪。圖物:把東西畫成圖象。
(2)金:銅。牧:傳說夏時把全國分成九州,各州的長官叫牧。
(3)惡物:與下文的“神奸”都指兇惡害人的“神怪之物”,如魑魅魍魎之類。(4)用:以。闢:同“避”。
(5)葉(xi6協):通“協”,和協。
(6)休:福祿。以上事參見《左傳·宣公三年·傳》。
【譯文】
儒者的書上說:“夏朝正有德興盛的時候,把遠方的東西畫成影象,讓九州的長官進貢青銅,鑄成鼎,並把影象鑄在鼎上,使之齊備,讓老百姓認識它們,所以進入山林水澤不會碰上不利的東西,可以避開魑魅魍魎,因此能夠和協上下,以承受上天的福祿。
【原文】
26·28夫金之性,物也,用遠方貢之為美,鑄以為鼎,用象百物之奇,安能入山澤不逢惡物,闢除神奸乎?周時天下太平,越裳獻白雉,倭人貢鬯草。食白雉,服鬯草,不能除兇,金鼎之器,安能闢奸?且九鼎之來(1),德盛之瑞也。服瑞應之物,不能致福。男子服玉,女子服珠,珠玉於人,無能闢除。寶奇之物,使之蘭服(2),作牙身(3),或言有益者,九鼎之語也。夫九鼎無能闢除,傳言能闢神奸,是則書增其文也。
【註釋】
(1)九鼎“指夏禹鑄的九個鼎。
(2)蘭:蘭草,古人認為它是一種吉祥的香草。服:章錄楊校宋本作“或”,可從。當屬下讀。
(3)身:疑“牙”隸書形近而衍。
【譯文】
青銅的本性是物體,以遠方進貢的東西為好,用它鑄造成鼎,以鼎上的影象像各種東西的奇形怪狀,怎麼就能使人們進入山林水澤不會碰上不利的東西,避開妖魔鬼怪呢?周朝的時候天下太平,越裳人進獻白野雞,倭人進貢鬯草。吃白野雞,喝鬯草釀造的香酒,尚且不能除去妖魔,青銅鑄的鼎,又怎麼能避開鬼怪呢?況且九鼎的形成,是夏朝功德隆盛的吉祥徵兆。實際上,佩帶吉祥的東西,也不能得福。男人佩玉,女人帶珠,珠玉對於人,也不能避奸除兇。寶物奇物,即使是蘭草,或者是象牙,有人說對避邪有好處,其實也跟九鼎能避鬼怪的話一樣。九鼎不能避奸除兇,傳說它能避開妖魔鬼怪,這是那些儒書上誇張的文辭。
【原文】
26·29世俗傳言:“周鼎不爨自沸(1),不投物,物自出(2)。”此則世俗增其言也,儒書增其文也。是使九鼎以無怪空為神也(3)。且夫謂周之鼎神者,何用審之(4)?周鼎之金,遠方所貢。禹得鑄以為鼎也,其為鼎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