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宦族名門,安可無後?’立意要妾依從。”
廳堂上正在言談,門上又報道:“啟老爺:姑爺同大相公到!”海爺道:“請進。”郎舅二人步上廳堂,道:“爹爹,孩兒來了。”家人鋪上細氈,請大娘過來,夫婦雙雙拜了四拜。姑爺呂端同小姐上前道:“岳父大人在上,愚婿叩賀,望岳父大人壽同日月。”海爺道:“請起!”
海洪稟道:“杜老爺同杜夫人送壽禮,同來拜壽。”海爺抬起頭來,見他二人進來。杜爺道:“老師、師母請坐,受門生夫婦拜祝千秋。”海爺忙稱:“不敢!有勞二位。”拜罷,杜爺道:“請師母、世嫂、世妹,同到後宅。”海爺道:“極好的。元老今朝作主,接待客官。”杜爺道:“不用老師費心。門生已經吩咐總管:東廳接待文官,西廳接待武官,中廳接待公侯駙馬伯。調三班戲子伺候。”海爺道:“勞元老費心,老夫妻委實不安。”
忽報聖旨到,太監孫千歲領旨意一道、壽禮十二色,前來拜壽。海爺忙擺香案跪下,聽宣讀詔曰:“耳目官海瑞,乃是皇考恩官,保駕三朝,匡扶社稷,實為有功。今恩官壽誕,朕特命司禮監孫鳳齎旨到寓,賜恩官龍鳳燭一對,壽麵千條,大紅五爪蟒繡龍袍一件,羊脂白玉帶一條,霞帔一副,鳳冠一頂,御酒一罈,御宴一席,龍頭剡杖一條,壽糕成盤,壽桃兩盒。欽哉謝恩!”
海爺謝恩畢,孫鳳開言道:“海老先生請坐,待咱家拜個壽。”海爺道:“千歲,這個海瑞不敢當!”孫鳳道:“咱家是奉旨而來,代聖上拜壽,怎敢有違?老先生坐了。”孫鳳跪下,海爺連忙也跪下,對拜四拜。旁邊走過郎舅二人,齊聲道:“老千歲在上,晚生們也要一拜!”孫鳳道:“不敢!海老先生,這二位是何人?”海爺道:“老千歲,這是老朽的承繼小兒,前科入賢書。這是小婿呂端,先帝榜眼,告養在家。”孫鳳道:“嚇,原來一位是天子門生,一位是一榜春元,今日又會,失敬了!”海爺吩咐中廳排酒,搬演戲文。
門公報:“啟爺:各位功勳千歲們送壽禮,親來拜壽。”海爺道:“有請!”孫鳳即立起身辭行,海爺留不住,送出。轉身接進各功勳,多是蟒袍玉帶,進廳拜壽。海爺再三不敢,各人道:“本藩奉皇上旨意,帶同五軍提督、總兵各武職拜壽。”海爺道:“豈敢!既蒙列位千歲下降,老夫特備水酒一杯奉敬。”
各人序爵位坐下。海爺又請提督、總兵西廳飲宴。
賓主正在酬酢,門公又報:“張太師送禮前來!帶同各位大人、五府六部、九卿四相各文官拜壽。”海爺連忙出位,接至東廳。都是九卿六部、翰林科道。張太師道:“海剛老,老夫奉聖旨帶同列位拜壽,請剛老上坐。”海爺道:“豈敢!”太師道:“剛老,這老夫是奉皇上特點,老夫怎敢有違皇上旨意?剛老上坐。”海爺道:“既蒙恩典,只常禮吧。”各官一同跪下,海爺忙陪跪下。各官拜完。海爺道:“請老太師同各位大人,奉敬一杯水酒。”眾人道:“多謝!當時三處飲酒,演唱戲文,鼓樂喧天,笙簫動地。
這裡方才獻酬交酢,忽報:“太后老孃娘懿旨到!”海爺忙排香案迎接。只見太監李登手捧懿旨,四個內監各捧描金盒一隻,直上大堂。海爺俯伏階下,李登宣讀詔文:“海老愛卿三朝元老,先帝恩官,忠心為國,有功社稷。今乃八旬壽誕,賜卿玉如意一柄,百花繡袍一襲,玉帶一條,霞帔一件,命李登代賀千秋!”海爺叩頭謝恩畢,接過懿旨,收過禮物。李登辭別,海爺留住飲酒。
海爺陪酒未及半刻,又報:“正宮娘娘懿旨到。”海爺忙排香案,重來接旨。太監李保捧了懿旨,帶同四個小太監,手捧金盒,直進大廳,開讀詔曰:“海愛卿乃是先帝恩官,有功於社稷。今乃八旬壽誕,賜卿龍鳳繡旗一對,哀家御手親繡‘忠心貫日’四字。又賜黃金四錠,大珠十粒,繡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