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第2/5 頁)
裝了TШ-2Ь-41紅外線夜視瞄準鏡,夜視距離800-1000米,具有較強的夜戰能力。
而國產59坦克則只有駕駛員紅外夜視儀,車長和炮長在夜間基本無法有效觀察和實施射擊。
正是由於T-62坦克藏著這麼多的技術秘密,中蘇雙方圍繞著癱在冰面上的這輛坦克而展開的殊死爭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一百零八章.主權和尊嚴
一.
珍寶島上空陰霾滿天,冰封的烏蘇里江暗流洶湧。
瀋陽軍區曾報軍委批准,擬在1968年3月前後在七里沁島方向進行自衛反擊。
但是當時的自然條件太惡劣了,暴風雪阻斷了一切。
積雪沒過了電線杆子,車輛,馬匹原地不動,五分鐘就能被暴風雪掩埋。
在天氣好的情況下,從佳木斯到饒河只需一天,當時卻要在暴風雪中連續走7天8夜。
東北生產建設兵團出動了幾十臺推土機幫助部隊開闢道路,卻仍然不能保證部隊和物資的集結。隨著春天烏蘇里江開凍,反擊計劃被迫取消。
軍區司令部作戰室的正面牆上,一幅大型的軍用地圖前。
副總參謀長溫玉成聽完黎國維副司令員的介紹情況,側過頭問:“如果進行反擊,你們準備選擇什麼地段?”
“珍寶島。”
黎國維從公文包裡掏出一份自帶的軍用地圖,攤在桌上,用手指點著說。
我軍邊防部隊在嚴寒條件下,面對蘇軍的先進坦克,裝甲戰車,毫不畏懼,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採取靈活的戰術,用鮮血和生命維護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
珍寶島反擊戰的勝利,使一向不為任何勢力屈服的毛主席極為興奮。
在緊接下來4月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上,當戰鬥英雄孫玉國代表邊防部隊在大會上彙報我軍為捍衛國家主權與蘇修作鬥爭的經過時,毛主席激動地幾次站起來帶頭鼓掌,全場代表無比振奮。
蘇軍制定了一個大規模襲擊中國軍隊的計劃,300多門重炮對中國境內一連轟擊了好幾天,也沒有遭到任何還擊。夜色中不時傳來蘇軍的炮聲。
在那白茫茫的雪地上,既沒有路也沒有平地,甚至連一片可以作為炮陣地的空地也都很難找到。
蘇軍的炮火準備異常猛烈,把這個地區炸得體無完膚,爆炸的氣浪將岩石般堅硬的凍土掀起1丈多高,然後又像降冰雹一般“劈里啪啦”地砸下來。
由於江岸太高,蘇軍正面的坦克無法登陸作戰,引導步兵被我軍火力打得抬不起頭來。坦克只好停在江面上,像一座座鐵碉堡,不斷用坦克上的滑膛炮向對岸轟擊。
這時,我軍岸上的炮兵也相繼開火,雙方展開了對射。瀋陽軍區的全部炮兵星夜急馳中蘇邊境,中蘇大戰珍寶島,T62坦克變成了蘇軍的“鐵棺材” ,火箭筒手對付了蘇軍坦克,中蘇炮兵展開激烈較量。
二.
一道深深的寬闊河床把中國和蘇聯分開,比列孜克河就鑲嵌在這河床的中間,國界就是以比列孜克河的主河道的中心線劃分的。
比列孜克河兩邊是茂密的白樺林和深深的灌木草棘。
這裡的荒灘不算荒涼,連綿起伏的沙丘上長著耐旱的駱駝刺,低窪的地方有紅柳和類似紅柳的灌木,遠處偶爾還能看到一兩處長著蘆葦的沼澤湖,湖水黑紅,湖邊的地上結著大片的鹼巴,如同黑襯衫上砣滿的白色汗跡。
河在15公里外流過,它像一條生命的保護帶,頑強的抵制著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侵襲,使得身後的綠色和生命得以繁衍和生息。
僅就邊防設施而言,蘇軍從邊界線到縱深的佈置,第一道為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