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5 頁)
第二天,又釋出了第二號命令,指出為配合蘇聯紅軍作戰,“現駐河北,遼寧邊境的所有抗日武裝部隊,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來到了硝煙瀰漫的東北戰場上,
面對這種局面,黎國維內心承受的壓力非常大。
他深深感到經驗不足,就和夢梅等一些領導同志商量:怎樣開創工作的新局面?
黨中央何時派人來東北?
關裡的主力部隊何時來?怎麼才能和中央聯絡上?
可僅有的一部電臺由於功率太低,無法得到來自延安的指示。
怎麼辦?
而柳芭卻接到新的指示,為了防止日本鬼子逃竄,保證蘇聯大部隊對敵人進攻路線的的暢通,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住牡丹江上的柴河大橋。
決不能讓敵人炸燬這座蘇軍透過牡丹江,進軍哈爾濱的必經通道。
派出去的偵察結果不是令人十分滿意,雖然已接近到橋下,但並沒有發現任何有安裝炸藥的痕跡,他們感到了任務的緊迫性。
那麼如何找出敵人安裝炸藥的位置,就成了首要任務。
於是隊員們決定兵分兩路,黎國維和李鐵柱化裝成日本軍官,藉機混到橋上牽制守橋的日本軍官,多次見面的老朋友鹽崎恭久,夢梅則帶領幾個隊員躲在木筏下藉機靠近搭橋,偵察炸藥安放地點。
第七十三章.最後的殊死抵抗
一.
滿布陰霾的天空,淅淅瀝瀝地下起了秋雨。
戰士們靜悄悄地潛伏在用泥水築成的掩體裡面,忍受著刺骨的秋風。
他們把槍緊緊地抱在懷中,就這樣一直潛伏到中午,戰士們身上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泥水,卻還不見敵人的蹤影。
有的戰士開始急不可耐了,嘟囔著:“白來挨凍,哪裡會來的敵人? ”
話音裡夾帶著急燥和埋怨的情緒。
“忍耐著點,魚兒一定會鑽進網裡來的”!
方惟仁傳令各部隊指揮員說:“打好埋伏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發現敵人時,一定要聽從指揮,猛打猛衝。”
等至中午12時30分,北方傳來了“嗡嗡隆隆”汽車發動機的聲響,敵人終於來了。戰士們立刻振作起來,全神貫注地盯著遠方的公路。
不一會兒,敵人的尖兵出現了,一共幾十人,分乘坐兩輛汽車,彎彎曲曲地沿著盤山公路駛來。
在風雨的襲擊下,尖兵們凍得縮手縮腳的,擠坐在車廂裡,也顧不得警戒和搜尋了,只管悶頭前進。
尖兵過後, 撤退日軍大隊的汽車一輛接著一輛地擁擠過來,暈頭昏腦地鑽進了東北抗日聯軍牡丹江支隊為他們佈下的天羅地網。
下午1時,山上支隊指揮部發出攻擊訊號,訊號槍一響,戰士們的步槍,機槍,手榴彈,擲彈筒,和迫擊炮一起發作,猛烈的槍聲,爆炸聲震天動地,日軍被打得人仰馬翻。
許多日本兵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被打死了,有些在公路上亂竄,盲目抵抗。日軍遭此突然一擊,死傷近半,剩餘的殘敵一邊在公路上狼狽逃竄,一邊口裡“咿哩哇啦”地亂叫,企圖重新組織起來抵抗。
在敵人混亂之際,東北抗日聯軍戰士趁勢從山坡上向日本鬼子發起衝鋒,戰士們端起刺刀殺向敵群。
刺刀寒光閃閃,搏擊聲兵乒乓乓,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關東軍,在抗日英雄的刺刀下發出陣陣慘叫,餘敵從山後瘋狂大橋逃竄而去。
早已埋伏在那裡的夢梅和第一大隊的戰士們,迎頭就是一頓機槍,步槍和手榴彈,然後躍出掩體,個個象小老虎似的,向潰敗的日本兵猛打猛衝。
陷入包圍中的日本關東軍士兵一個個象沒頭的蒼蠅一樣,東碰西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