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穀雨(第2/3 頁)
半路出家不上了,心裡自在了不少,便決心去圓當年的夢;而能堅持到寫第二卷,這就要從一隻蝙蝠說起了,要不是憋在家裡待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假期,我才不會閒的蛋疼寫小說呢!
……
作為一個寫手,自然什麼文化都要接觸。聽歌我不知道算不算文化交流,畢竟不懂音樂,只是起一些舒緩身心的作用;原本看小說是為了開心,如今是為了借鑑,但寫多了身心俱疲,看的興趣就淡了,上百萬的一般也不想去拜讀了,反而鍾情一些輕鬆型別;電視劇也追,動漫也看,想從中獲取某種能量,藉此尋找自己的初心。
這年頭,認真看書的人我不知道有多少,每次去書店都能看見一些學生和老人;總之改編拍出來的東西是越來越多,被罵的也不少,畢竟有的純粹是為了賺錢,很少一部分在認真創作。但也湧現出一些佳作。
我撿了一些一度很火的看了,大多數是電視劇。至於電影,外國的看不進去,國內的又慘不忍睹,不說了。
就拿玄幻仙俠類的來說,首先就是構築一個宏大的世界觀,然後開始各種傳奇,這是一定程度上的套路,然而也造成了受特效和集數的限制,拍出來的與原著脫節太大,劇情不夠細膩,因此我不建議把錢砸在那些動輒幾百萬字的玄幻體裁。有比較成功的,比如《將夜》,但將夜劇情適合拍而且有內涵啊,像《鬥破》這樣的就不行了,只能弄成動漫比較好看,多少年了還沒更到三年之約。
很多原著讀著是爽,但我也漸漸明白了,前提是不能帶太多智商,想一想,讓那些活生生的演員去演這些不帶智商的劇情,能好看才怪。
另一種情況就是劇情太水,這種在言情裡很常見,沒辦法,沒耐心的只能開倍速。
反正我喜歡甜的,看不了虐的,前不久沒事幹看《香蜜沉沉燼如霜》,真是夠難受的。
像《陳情令》,很多人大概沒看過就說不好,我看了一遍,覺得劇情和畫風都很好,並沒有吹得那麼神,也沒有什麼詬病,或許是因為我是個爺們吧,更喜歡《慶餘年》這樣嚴肅又搞笑的。
青春偶像系列的倒是比較容易成功,但打破套路的卻不多,但內涵貌似在往好的一面在變化,像《淑女飄飄拳》和《冰糖燉雪梨》就是弘揚國術太極和冰上運動的,男女主因為夢想走到一起,比一般的青春劇更加真實感人。
再說說動漫,我最初是從《龍珠》《海賊王》《火影》入坑的日漫,後來好不容易又迴歸了國漫。很多人都說國漫崛起,其實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因為好的動漫製作起來是很慢的。《羅小黑戰記》好看,但是更新也不是一般的慢,很多也是這樣,才剛剛起步,在努力探索,所以我們就不要老是不懂裝懂,成天打著口號亂嚷嚷了,什麼非要和日本比集數這種不實際的做法。當然,電視劇除外。
我覺得,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獨特的風格和純潔的目的。風格每個人都會不一樣,敘述的過程中也會有所選擇和取捨;至於目的,當然不僅僅是賺錢,而是針對性地根據不同主題,給看到的人呈現你想要表達的(這一點國漫做得很好,因為製作起來麻煩,所以劇情會更緊湊,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呈現最大限度的娛樂)。倘若讀者和觀眾沒有感受到你想表達的東西,只是一味地讚美起鬨,那麼對於創作者來說,也是一種失敗。
大道至簡。譬如話可以說得很深刻,但一定要明瞭。
越簡單的文字越有力,譬如白描;越壓抑婉轉的感情越感人,譬如琵琶行裡的琵琶女;越簡練的景色越生動,這一點純憑個人境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是,說的話既文雅又內涵豐富,而且逼格往往很高。
很多人能做到堅守自己,卻沒辦法溝通更多的人來獲取理解,這是因為,他們不肯為了別人而改變自己。我的失敗在於,在最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