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新的任務(第2/4 頁)
居然還有很多的人追隨其後。
這些事情在徐輝祖看來自然就是無法理解的,或者說就算是看明白了,也裝作看不懂。
畢竟這樣的事情也不只是在高麗才會發生,華夏土地這樣的事情更是時常發生。
王朝更替的時候,總是不會缺少一些人立刻改弦易幟,平時口口聲聲說著忠君的人,說不定也就會立刻變成異族的臣子。這樣的事情可不少見,尤其是在唐朝之後,這些事情更是屢見不鮮,幾乎要成為笑話了。
徐輝祖這個時候也繼續說道,“以臣看來,高麗所謂兩班大夫,多是一些蠅營狗苟之輩。好些自稱儒家子弟的,似是讀了幾本聖賢書就懂天下之理。臣曾以為夜郎自大隻是個笑話,吃飯就公立,倒是沒少看到一些自大之輩。”
朱允煐哈哈大笑,對此倒是沒有特別的意外。
不是說後世留下的壞印象,而是朱允煐也看了一些典籍。在他看來,高麗那邊確實也有些極端,那你的百姓骨子裡的自卑也就變成了面子上的自大。
事大主義,那可是歷史上的李承貴做出來的事情,所以朝鮮以及都是大明王朝最忠誠的藩屬國之一。而現在的高麗對於大明,實際上也根本就沒有多少歸屬感。
畢竟以前的高麗王后,很多都是來自蒙古的貴女。曾經有接近百年的時間,高麗實際上是和華夏文明沒有太多的來往,但是對於蒙古有著不朽的認同感。
所以打起來李氏父子,朱允煐也是心安理得。要是錯過了這個時機,那可就是太無法原諒自己了,這才是真正的天賜良機啊!
雖然是副帥,不過以徐輝祖的身份和能力,還是幾乎知道這一場戰爭的所有事情。既然他回來了,朱允煐自然也少不了要多問一問在高麗發生的事情。
徐輝祖自然也就是知無不言,他更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更加清楚自己在皇帝跟前該說些什麼。實際上這一次被召回京師,徐輝祖也私下裡猜測了不少。
正常來說,肯定是需要跟著大部隊班師回朝,可是皇帝急召也沒什麼不對的。
說不定就是想要仔細問一問在高麗的事情,這樣才好接下來的論功行賞。
不過考慮到回京後聽到的一些訊息,徐輝祖覺得陛下對他肯定是另有安排。畢竟以他的身份來說,做一些事情也確實是比較方便。
朱允煐看起來也只是在問一些征討高麗的事情,誰讓他是皇帝呢,這樣的事情自然也需要更加的關心。這個可是軍國大事,哪怕現在戰事終了,皇帝也不可能就是真的只是隨口問問而已,肯定是需要問得更加仔細一些。
徐輝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回答的十分仔細,只要皇帝問了的,他肯定會回答。
李氏父子的結局,大明軍隊的行軍路線,在這一場戰爭當中朝廷的損失或者消耗。這些事情自然是需要仔細的問一問,朱允煐肯定也是需要從各方面的渠道更加詳細的知道這些資訊。
一些將領的表現或者功勞,一些軍隊的戰鬥力,或者是在這一次的戰爭當中,大明軍隊表現出來的優點或者不足,皇帝自然也都是非常想要知道的。
這都打了一仗,不能是不明不白的,這一場戰爭也必須要得到更多的有用資訊。
動機實際上是非常明白的,表面上是討伐李氏父子的無君無父。可是很多人也都覺得,這就是大明朝在報復當年高麗曾想出兵遼東。
哪怕那是王氏高麗做出來的事情,但是這一筆賬可不能就忘了。王氏高麗雖然沒了,但是李氏父子可是接盤了,自然也就是需要找他們算賬了。
不過很多人也都明白,自從東瀛那邊安置了兩個大明朝的親王之後,大家也都明白大明王朝現在的眾封眾建有了很大的改變。
以前自然是在大明的經歷分封,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