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1 安排(第3/4 頁)
的人來說,治理黃淮這樣的事情,顯然也是有機會名垂千古的,這對於不少人來說也算得上無上榮光。
治理黃淮的事情,現在看起來也告一段落了,起碼現在看起來整體的框架已經達成了。誰負責這件事情,哪些部門需要參與其中,現在已經有了答桉。
一些人羨慕嚴震直,也有一些不以為然,或者還有人有其他的想法。
工部尚書即將去治理黃淮,那也就意味著他根本沒有時間更多的去做好工部的日常工作。
短時間內看起來可能沒什麼問題,但是時間稍微長久一點,這必然會讓不少人覺得不叫個事。更何況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皇帝對於公佈的重視,不可能一直讓工部尚書呆在黃河大堤而不理會工部的日常。
說不定很快就要是工部尚書要換人了,這對於不少人來說也是一個機會。
能夠站在朝堂上的,至少是四品官,都算得上朝廷重臣。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他們還更希望向上爬一爬,如果能夠執掌一部,那才算得上仕途達到頂峰。
早年間的洪武朝,當官絕對是一個高危的工作,六部尚書當中經常出現一些空缺,或者出現一些重臣被罷黜、處死。即使是這樣,依然無法改變很多人對於高官顯貴的追求。
現在的英示朝看起來也是一個樣,別看英示皇帝才登基四載。但是在六部尚書中,可沒少出現一些更替。有的人是年老或者病死,但更多的看起來還是皇帝有意識的進行調整。
這是一個好現象呀,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的仕途還有上升的空間。
很多人已經開始忍不住摩拳擦掌,或許需要好好的運作一番呢,這樣才有機會成為真正的重臣。更何況大家都能夠看得出來英示皇帝對於工部的重視,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有機會更進一步。
一個只是家境富庶的地主而已,甚至只是糧長這樣不入流的小吏,這都能夠成為大明朝的工部尚書。那麼對於飽讀詩書的正經讀書人來說,他們也有機會一展所長,讓皇帝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國之棟樑!
在不少文臣心思各異的時候,一些武勳現在心裡多少有些打鼓。
高麗那邊的戰事終了,本來以為朝廷將向西北發展,在那邊還有蒙元餘孽,很多人還準備著跟隨著藍玉建功立業。但是現在看起來呢,好似根本沒有什麼機會了。
明擺著的事情呀,朝廷現在需要集中力量治理黃淮,哪裡還有更多的餘力去討伐蒙元餘孽?
對於武勳來說一旦失去了建功立業的機會,那麼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地位下降。現在是治世,這也就意味著武勳地位的下降,那些讀書人的地位將進一步的提升。
很明顯這對於武勳不是一個好訊息,只是他們看起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先不說皇帝治理黃淮的決心,單單就是這麼些年大明朝戰事不斷,稍微的修整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雖然這麼些年下來,大明朝也算不上窮兵黷武,不過給百姓更多的修養生息的機會,這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情。
立場不同,看待事物自然也就會有一些差異,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大驚小怪。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他們的一些心思朱允煐也是心裡清楚。不過也沒必要多說什麼,因為皇帝有著皇帝的心思和想法,他不可能單純的只是照顧文臣或者武將,他需要統籌全域性,需要做的事治理好整個江山。
一次看起來再正常不過的早朝,甚至還只是常朝而已。但是討論的都是一些了不得的大事,說不定會影響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朝廷格局,當然也有可能這就是在討論以後的大明制度,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不過朱允煐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早就習以為常了,畢竟他是皇帝,他的很多決定就是影響著整個江山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