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朝堂變革(第1/2 頁)
嬴政淡淡道:“天下人傑數不勝數,我大秦文臣武將哪個不是萬里挑一。不過既然蕭何、韓信被朕碰到,那朕就給你們一個機會。韓信既然是兵家之人,那就隨著蒙恬、蒙毅將軍前往北方邊境。蕭何你就先跟在內史騰身邊,學習處理政事。”
“多謝陛下!”蕭何大喜,連忙躬身行禮。
來到咸陽宮前,嬴政一人走了進去,其他重臣則前往辦公的地方處理政務。王翦、王賁父子隱退在家倒是無事可做,所以將蕭何、韓信帶回了王家。
“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兩人,馮去疾,尉繚。位同丞相。中書令之下有中書侍郎兩人,中書舍人六人,共同決策,起草詔書。”
“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始皇親領,尚書左僕射蒙毅,尚書右僕射李斯。位同丞相。其下尚書郎六人,聯絡六部。”
“門下省長官侍中兩人,馮劫,王琯。位同丞相。其下侍郎二人,常侍四人。”
“吏部尚書一人,陳餘。其下有司封、司勳、考功三司。”
“戶部尚書一人,原治粟內史擔任。其下度支、金部、倉部三司。”
“禮部尚書一人,贏則。其下祠部、膳部、主客三司。”
“兵部尚書始皇親領,侍郎兩人,王翦,蒙恬。”
王翦、蒙恬神色不變,雖然他們的官職聽起來低了很多,可是這是嬴政親自統領的部門,未來戰事不斷,他們的地位不會有絲毫下降。而且除了官職之外,他們在軍中還有職位,還有著嬴政賜予的勳爵,並不是靠著官職吃飯。
“刑部尚書一人,原廷尉擔任。其下都官、比部、司門三司。”
“工部尚書一人,靈焚。其下屯田、虞部、水部三司。”
第二天,趙高尖銳的聲音在大殿中響起,震動著每位大臣的心臟,這些位置都是嬴政欽點,他們無法插足,可是其他的位置就需要靠自己或者說背後的勢力去爭取了。
“此外咸陽宮中設定兩省,秘書省和殿中省。秘書省長官秘書監一人,贏和,殿中監長官趙高。”
趙高努力壓抑住心中的驚喜,原來自己雖然是中車府令,可是幾乎算是可有可無的地位,完全仗著陛下的信任,如今自己好歹也算是一省的長官,手下管理的人手事務多了許多。
“設立御史臺,長官御史大夫,內史騰。”
“設立監天台,長官司天監,風遠。”
“其他詳細內容,還請檢視手中書冊。”
趙高唸完之後就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嬴政神色如常,靜靜地看著下面的文武大臣們低聲討論著,這是大秦朝廷的常態,倒不是不把他這位皇帝放在眼中。
“大秦有大秦的歷史,未來的東西並不全部適合。所以取其精華,然後因時而變,讓一切適應我大秦,而不是改變大秦去適應其他。”嬴政並沒有照搬未來的三省六部,宮廷內外也沒有設定九寺五監,內侍省、學士院等。
地方的官職依舊是郡縣制度,這是順應時代發展而形成的,並不能輕易改變。
“還要等,等北方的匈奴成為歷史的塵埃,數千裡大草原成為大秦的牧馬場,等百越成為我大秦的領土,十萬大山也只是大秦子民尋幽訪勝的去處。到那時候,向東跨越無盡王陽,向西前往羅馬帝國,大秦才是放開手腳的時候。”
嬴政想了一會兒,開口道:“眾愛卿可看懂了?”
“臣等看懂了!”
“很好,將作,不,以後就是工部了,朕已經下旨令他們加快建造三省六部的宮殿,以後就在自己所在機構辦公。三省六位丞相和六部的七位長官早朝之後就留在大殿,共同商討三省六部其他的侍郎、舍人等任命。”
“臣等遵旨!”李斯、蒙恬、王翦、內史騰等起身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