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方來別院(第1/3 頁)
經過實地考察和反覆對比,陳讓最終敲定了新家的地址。
就在疊石山山腳。
這個地方,陳讓還挺熟。
畢竟大半夜一個人從山裡走到市區。
叫做是緣分了。
只是和上次不同,上次陳讓埋頭趕路,並沒有一路賞景的情致。
這次在中介大哥的陪同下,坐在四輪電瓶車上把附近逛了個遍。
青山綠水,喬木秀氣。
別墅區坐落在山腳,背靠疊石山。
便直接搬用疊石山的名號,稱作疊石山莊。
在疊石山莊內往山上眺望,滿山怪石嶙峋,層巖疊嶂。
莊內還有一道山裡的活泉流過,生機盎然。
中介大哥介紹的時候說,疊石山莊在設計之初就秉承與山水同居的理念。
因而每一棟別墅的選址都非常苛刻。
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的前提下動工,這就使得整個疊石山莊只有三十六棟房子。
可惜想法是好的,結局有些不盡人意。
疊石山已經是潮水市的郊區了,交通不是很方便。
附近的基礎設施不是很完善。
買點什麼東西都要跑到市區去買。
另一方面,這種樓盤的主要客戶還是普通人為主。
正兒八經的能力者都去找高靈氣濃度的住所了。
這就導致了現在疊石山莊不上不下的尷尬地位。
想買的人買不起,買得起的人看不上。
老闆那叫一個急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的樓盤是凶宅。
從最開始定價兩千五百萬,一路往下降。
降到後面只求能收回成本就好了。
可還是鮮有人問津。
陳讓入住順利的話,他將是疊石山莊的第三戶業主。
不過沒什麼所謂,三十六棟別墅錯落分散在山腳各處。
彼此離得很遠,業主之間不會互相影響。
郊區就是這點好處,地皮便宜。
疊石山莊的佔地面積很大,幾乎包攬了大半個山腳。
如此一來,攤給各個業主的附送小院面積就大了很多。
陳讓和鍾擎從電瓶車上走下來。
面前的三號別墅被一圈石牆包圍起來,頂上飛簷翹角,古韻十足。
腳下兩三塊石板鋪成臺階,將人引入院內。
門前兩個抱鼓石分立兩側,頗有古時官家府邸之風。
其上掛著一塊石匾:方來。
這是三號別墅的名字,也叫方來別院!
取“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之意!
兩人踱步走進面前中式園林設計的別院。
越過前庭的雕花石屏風,中庭曲徑通幽,別墅主體坐落於此。
後邊則是附送的一個小院。
出於價格和其他一些因素的考慮,陳讓最終選擇了這裡。
小院佔地很廣,小几十個人也能容納得下。
各類綠植交錯點綴其間,讓人心曠神怡。
整體的設計風格也很符合陳讓的胃口。
中式設計才是墜diao的!
“這個價格,這個房子,價效比很高了。”
鍾擎在一旁給出自己的看法。
陳讓聞言,點了點頭。
既然股東也答應了,那就是一拍即合!
中介大哥也高興啊,這兩小夥兒看著很年輕,那是真有錢啊。
一想到自己賣出一套公司滯銷已久的別墅。
大哥越想越開心,露出更加盪漾的笑容服務兩個帥小夥兒。
“陳先生,您覺得房子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