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5 頁)
紗之上,儼然一幅自然天成的畫作。
室內陳設很簡樸單純,唯一的裝飾就是白牆正中設有一壁龕,內懸掛一幅山水畫,大片的餘白,無聲無色中卻讓人有無中萬般有的充實之感。
牆角立著一個黑色陶瓶,義真示意綺雲把手中的荷花插入瓶中,幽暗色彩的陶瓶和粉嫩嬌豔的荷花相稱,更顯優雅清寂之美。
眾人脫履,跪坐於鋪席之上,心境覺得平和寧靜。
綺雲親手取水烹茶,一縷微微的水氣縈繞開來,輕雲淡生。取過茶夾子用沸水將茶具一一燙熱洗淨,依次放置一旁。綺雲自茶缸裡取出些許茶葉,放入茶盞中,提起一旁小火爐上燒著的執壺,抬手懸壺高衝,注水入內。強勁的水流使茶葉在盞中轉動起來,熱力直透盞底。
綺雲將茶液倒於四個茶杯上順著鏤空的紋路流下茶盤之下的水盒裡,是為洗茶。之後一手執壺柄,一手按壺頂,將壺抬起以流暢清麗的弧線倒進茶杯裡,是為點盞。茶香漸漸飄散,溢滿了淨室。
拓跋燾端起茶盞,細細抿了一口。入口微澀,緩緩滲入喉嚨時,隱隱約約似苦又含甜,再細究又近乎於什麼都無。那種清清淡淡、安安喜喜的味道,讓他觸控到自然的質樸和溫暖。
他似乎在茶的清香中回味,久久無語,落入冥想,漸生空寂幽玄之感。
義真笑道:“茶是南方之嘉木,茶道強調道法自然。灼華佈置的茶室,一切以自然樸實為美,任由心境,毫不造作。”
拓跋燾醒過神來,讚道:“這裡看似孤寂簡樸,卻返璞歸真,勝過繁華的瓊樓玉宇。”
綺雲道:“人人心中都有一輪明月,與茶色相映。品茶之道在於水清、心靜、眼明。以心品茗,不求奢華,只為一絲寧靜。正所謂‘人生當如茶,清廉勝浮華’。相傳商紂王築造酒池肉林,暴奢亡國。後周武王勤儉治國,嚴禁飲酒,以茶代酒,以茶養廉。”
拓跋燾若有所悟,點頭道:“我今日初來茗月軒,便有啟悟。魏國多胡族,喜好飲酒,不如朕也下詔提倡飲茶,以茶養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面對浮華心靜如水,光明磊落心存正義。如此,我大魏風氣可正也。”
到了午膳時分,綺雲引拓跋燾登上含煙樓,讓人上了拿手的南方菜。拓跋燾每品一菜,點頭稱讚。綺雲得寸進尺,請他為茗月軒題寫正門匾額,拓跋燾笑著應允。
綺雲仔細地琢磨,尤其在南方菜上面用心。她記得毛修之那道牛羊羹,但夏天不宜進補,何況北魏信仰佛教的人數眾多,他們多半素食。綺雲便嘗試用用紅豆與葛粉混合後熬製成羊羹,凝結成塊,製成一種淨素茶點。羊羹吃起來甜而不膩,糯軟滑爽,後又增加了用栗子、綠茶制的不同口味,成為茗月軒的特色佐餐食品。
拓跋燾和崔浩等人嘗過之後,都讚不絕口。從此,茗月軒名動平城,成為人人嚮往之所。
其中,除了拓跋燾,就數河間公拓跋齊來的最勤。拓跋齊常隨拓跋燾一起來茗月軒,與綺雲和吟雪漸漸熟悉。吟雪嬌俏秀麗,拓跋齊對她暗生情愫,只是苦於軍政繁忙,平日裡不能多加親近。
綺雲見茗月軒日日有了盈利,便不再操心,放手讓虹霓去經營打理。她自己和吟雪時常在一起,邀了義真。三人有時坐著小車,有時划著一葉扁舟,或在彎彎曲曲的深谷裡,體會幽靜深邃。或者在崎嶇山道中,看不盡連綿丘陵。或在高崗放聲長嘯,在清澈的水邊吟詠賦詩,一切順應自然。綺雲只覺得安穩踏實,平淡恬適在這一刻觸手可及,不再虛幻。
義真回來賦詩一首,表達他的心境:
穹山臨古道,丹瓊鋪天陳。
一水浮青碧,千峰競翠深。
獨處一斗室,梅鶴引為朋。
臨麓與魚遊,迢遞隨心仁。
如是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