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力量與虛無(上)(第1/2 頁)
……
海睿明坐姿正了正,認真點頭。
陸明說的,是給這座城市的孩子們設計的教材中的兩個新分支:
未來史學,還有力量虛無學。
以海睿明的理解能力,對“未來史學”,他尚且可以認知。
那是一門依靠既有歷史,推斷人類文明在更高格局下,發展軌跡的學科,算是社會學和史學的交叉,是“未來學”的某種分支。
但對“力量虛無學”,即使是曾經的學霸,更是文山會海里搏殺出來的老官僚,海睿明也無法理解。
原因無他,海部長自始至終也只是個凡人,從直覺上,就很難將“力量”與“虛無”聯絡在一起。
更別提,這個學科的提出人雖然是陸明,可最能理解他的,卻只有塞星人擎天柱、震盪波與薩克。
薩克更是對這門剛剛創立、僅有方向的學問給予了高度評價,直言如果當年塞伯坦有這門學科,或許狂派真能從中找到擊破功能主義的理論武器。
當然,也可能加強功能主義,形成對議會統治的理論支撐,進一步鞏固博派的統治。
畢竟,理論武器永遠只是理論,人嘴兩扇皮,反正都是理,最終還是要看誰在用,怎麼用。
陸明清了清嗓子,隨著他的咳嗽聲,鐳射鳥也停止了梳理羽毛,轉過頭,認真看著他——這代表著離開的震盪波、遠方的聲波,以及鐳射鳥本鳥,都在等待著他的發言。
“這個理論的雛形,實際上並不是我提出的。
“它和我的來處有關,也就是另一個宇宙。
“它是基金會的倫理委員會,對大量可交流專案進行調研後,總結出的一系列規律中,非常重要的一條。”
海睿明坐正身體,上半身前傾:
“我知道……雖然你和我說了,但我依舊很難想象,那樣的世界和組織。
“而你提到的那些,那些‘專案’,是指……”
“怪物,”
陸明乾脆地說:
“我強調了,這個知識只涉及那些‘可交流’專案,這使得那些物件看起來似乎是理智而沒有敵意的。
“但即使以我們最通俗的理解,它們也屬於怪物——巨龍,魔鬼,天使,英雄,能夠修改現實的超能力者,以及‘神明’。
“那不是真正的至高神性們,不是那些超然於萬物之上,僅靠身軀便延伸出自然法則與物理法則的存在,
“但也確實是人類宗教史和神話史中的神,你可以理解為本土神。
“比如亞伯拉罕神系中的至高神,“jhwh”,以及這個神話體系下的其他衍生實體,無論稱之為‘從神’,‘天使’還是‘英雄’都無所謂——‘該隱’、‘亞伯’、‘希律王’等等。
“還有佛教裡的羅漢,神道教的天照,甚至在那個世界帝國境內,某個猴子和他的猴子猴孫,填海的飛鳥等等。
“無論是否被成功收容,基金會和他們都交流過——其中有幾次,我也在場。
“在與這些可控專案,或相對友善的實體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那些力量超然的實體,有著與人類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哲學觀。
“這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即使科技在持續進步,但現階段,人類的世界觀依舊被侷限在生理認知的桎梏中。
“人眼的可感知光譜波長被侷限在400到700奈米之間,視敏度正常視力可分辨1角分(約03毫米/米),視野水平約180度,垂直約135度;
“人耳的聽覺範圍被限制在20 hz到20,000 hz;
“人的嗅覺僅可以容納約400種功能性嗅覺受體,基本味覺只有五種,味蕾數量不超過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