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5 頁)
的是樹葉和樹皮;這些都吃光了就吃觀音土。戰後很長時間內;這個縣都看不到羊和驢。毛澤東十分感動;他給佳縣縣委寫下了這樣一句話: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一面。
一九四六年底;在國民黨軍隊的步步進逼下;共產黨解放區危機不斷;困難重重;但毛澤東和共產黨人並沒有驚慌失措;他們堅信自己置身於讓他們感到充滿信心的“最大多數”之中。
因此;他們有決心最終贏得戰爭。
和平已經死了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一日;晉察冀解放區首府張家口被國民黨軍攻佔。
內戰爆發時;晉察冀解放區的面積約五十五萬平方公里;人口兩千六百多萬;擁有大小城鎮九十六座;首府設在張家口。晉察冀軍區司令兼政委聶榮臻;副司令員蕭克;副政治委員劉瀾濤。下轄四個縱隊。總兵力二十四萬。
一九四六年六月;內戰初起的時候;國民黨軍在這個方向的作戰意圖是:佔領承德和冀東地區;分割晉察冀解放區、晉綏解放區與東北解放區;集中兵力奪取共產黨佔領的張家口市。而中共中央給晉察冀和晉綏解放區部隊下達的任務;恰與國民黨軍的部署針鋒相對:奪取平綏路、同蒲路和平漢路;佔領大同、太原、石家莊和保定。
奪佔“三路四城”;這是一個以佔領交通線上的主要城市為目標的龐大作戰計劃。奪取大城市仍是共產黨人的急切向往;這一向往至少在那個歷史瞬間嚴重脫離了對敵我力量的正確判斷。
一九四六年六月發動的晉北戰役;其作戰目的就是:切斷同蒲路北段的交通;割斷大同與太原間的聯絡;並“相機奪取大同”。
一九四六年六月至七月對於原定戰役目的來說;共產黨軍隊僅僅是控制了太原至大同之間的部分鐵路段。
晉察冀軍區與晉綏軍區的戰役設想是:第一步拿下大同;然後集中三個縱隊出擊平漢鐵路;最後向正太路攻擊;目標是另一座大城市——石家莊。
八月十四日;攻擊大同城關的戰鬥開始。
大同外圍的守軍都退回了城內;兵力充沛;火力兇猛;工事堅固;共產黨軍隊在初步攻擊中就已顯露出很可能“久攻不下”的跡象。此時;決定戰場勝負的意外情況在戰場之外發生了:就在共產黨軍隊發起大同戰役的四天前;蔣介石已經將屬於閻錫山的戰區劃撥給了傅作義。
九月三日;傅作義出兵了。傅作義的六個師、四個縱隊及一個保安旅和一個炮兵團兵分北、中、南三路向集寧發起進攻。此時;聶榮臻部對大同城的攻擊還在艱苦而緩慢的進行中。傅作義的重兵增援令聶榮臻陷入兩難的境地:一旦傅作義的援軍到達戰場;攻城部隊必將面臨十分危險的處境。如果放棄對大同的攻擊;那麼整個戰局就在頃刻之間迅速惡化;後果對於晉察冀和晉綏解放區同樣不堪設想。那麼;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留一部分部隊繼續保持對大同的圍攻;迅速調集主力部隊北上迎戰傅作義。
但是;從大同前線轉去打援的部隊剛剛出發;前面就傳來一個壞訊息:卓資山阻擊線已被傅作義部衝破。
卓資山失守;令聶榮臻感到了事態的嚴重。
中央軍委在來電中對傅作義下一步的作戰方向進行了預測:一是在卓資山停下來;二是攻擊平涼;三是攻擊集寧。大同前線指揮部決定部隊停下來;等局勢清楚了再行動。
等待的決定造成了再次失策。從當時雙方集結的兵力上看;共產黨軍隊一方仍佔據優勢。即使卓資山丟失;只要派出得力的偵察部隊;嚴密監視傅作義的行動;保持各部隊之間以及與大同前線指揮部的聯絡;隨時對敵情作出反應;戰場是存在迅速尋找戰機的可能的。但是;偵察既不嚴密;通訊也不暢通;整整兩天都沒判斷出傅作義到底要在哪個方向上作戰。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