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大結局(第4/8 頁)
愣是沒回來也沒訊息。
九月中旬許海源到醫科大報道,然後軍訓、上課。
許海源自幼就有名師指點,家裡醫書都讓他翻遍了,本身他又極聰明,數理化基礎非常紮實。
所以醫學院的生活對他來說,一點兒壓力沒有。
原本,許海源還想著努努力跳個級啥的,被楚瑄淮給阻止了。
楚瑄淮跟許海源說,學醫沒有捷徑可走。
本身這種七年的學制就已經課程安排非常滿,壓力很大了,不要再想著縮短學制。
那樣只會顧此失彼,對將來沒有好處。
學醫,還是要踏踏實實,打好基礎。
基本功紮實,將來不管是臨床還是學術,都是最大的依仗。
許海源最聽楚瑄淮的話,於是打消了念頭。
不過他也沒消停了,閒暇之餘研究那些醫書秘方,幫著楚瑄淮整理醫桉,跟那幾位中醫學院的師兄們一起,研究病情用藥。
對此,楚瑄淮倒是沒說什麼。
在楚瑄淮心裡,他非常希望許海源將來是一位集中西醫之大成、真正的名醫。
這個願望在別人身上可能很難實現。
醫學如浩瀚星海,單一一科尚難精通,更遑論中西醫是完全不相通的兩種理論。
好在許海源自小學醫,又有楚瑄淮這樣的名醫親自教導。
在許海源身上,楚瑄淮看到了希望。
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許海源樂在其中。
已經上了高二的許瑾萍和楊皓宇兩人,則是正在為接下來的學科競賽做準備。
數理化三科的學科競賽,參賽學生絕大多數都是高三學生。
高一基本上學完課程,高二全心學習競賽內容,高二下學期參加縣市級選拔,高三一開學就參加全國賽的預賽。
然後由省級部門挑選預賽成績優秀學生,參加全國決賽。
像許海源那樣,能夠在高二就參加競賽,一路從省賽、全國賽走到世界賽,還能拿金獎的學生,其實很少。
許瑾萍和楊皓宇,是附中繼許海源之後,最有希望在高二獲獎的兩名學生。
許瑾萍主攻數學,楊皓宇主攻物理,兩人高一下學期就參加了地區的預選賽。
高二剛一開學沒多久,又參加了全國賽的初賽,也就是省賽。
在一眾高三參賽的學生當中,兩人殺出重圍,雙雙獲得一等獎。
楊皓宇物理成績排全省第二,獲得參加全國賽資格,於十月份前往太原參加第十二屆全國高中生物理聯賽。
聯賽於十月八號到十一號舉行,楊皓宇獲得一等獎,並且獲得進入國家集訓隊資格。
訊息傳回東崗,楊、許兩家都激動萬分。
“小宇這孩子,可真是有出息。”許成厚、周桂蘭都笑的可開心了。
畢竟是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老兩口把楊皓宇當親孫子看待,孫子得了獎,他們能不高興麼?
“是啊,小宇這成績,我估計保送個重點大學是沒問題了。
要是明年參加集訓成績好,被選拔出來代表國家參加世界競賽,那可就更了不得了。
即便是沒有經過最後選拔也不要緊,他才高二呢,明年秋天還能再參加一次。”
許世彥也挺高興,當年那個又瘦又小、總生病,差點兒養不活的孩子,能到今天這地步,已經是很讓人欣慰了。
“現在,就看萍萍一月份參加全國賽的成績了。
希望她能好好發揮,也拿個獎回來。”
許海源化學、楊皓宇物理,這要是許瑾萍再拿個數學的獎回來,他們家這是把三大學科競賽全都包圓兒了。
家裡長輩都在高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