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體、墨子、烈焰(第2/5 頁)
子就那麼站著凍成了冰柱,一直站到現在。”
“什麼都沒有了嗎?我是說熄滅後的太陽?”
“在那個位置,出現了一顆飛星,像是太陽死後的靈魂。”
“哦,你肯定太陽是突然熄滅,飛星是突然出現的嗎?”
“是,突然熄滅,飛星就出現了。你可以去查日誌資料庫,這記載沒錯。”
“哦——”汪淼沉吟良久,本來,對於三體世界的奧秘,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理論,但墨子說的這件事將他所想的全推翻了,“怎麼會是……突然的呢?”他懊惱地說。
“現在是漢朝,西漢還是東漢我也不清楚。”
“你也是一直活到現在?”
“我有使命,要準確觀測太陽的執行。那些巫師、玄學家和道學家們都是些無用的東西,他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動手能力極差,只是沉浸於自己的玄想中。但我不同,我能做出實際的東西來!”他指指平臺上的眾多儀器說。
“憑著這些就能達到你的目的嗎?”汪淼指了指儀器,特別是那個神秘的大銅球說。
“我也有理論,但不是玄學,是透過大量觀測總結出來的。首先,你知道宇宙是什麼嗎?是一部機器。”
“這等於沒說。”
“說得具體些,宇宙是一個懸浮於火海中的太空心球,球上有許多小洞和一個大洞,火海的光芒從這些洞中透進來,小洞是星星,大洞是太陽。”
“很有意思的一個模型,”汪淼看看大銅球說,現在他大概能猜出那是什麼了,“但其中有一個大漏洞:太陽昇起和落下時,我們看到它與群星是相對運動的,而大球球殼上的所有洞孔的相對位置應該是固定的。”
“很對,所以我推出了經過修正的模型,宇宙之球是由兩層球殼構成的,我們看到的天空是內層殼,外層球殼上有一個大洞,內層球殼上有大量小洞,那個外殼上的大洞透進的光在兩層球殼之間的夾層反射和散射,使夾層間充滿了亮光,這亮光從小洞中透進來,我們就看到了星星。”
“那太陽呢?”
“太陽是外層殼上的大洞投射到內層殼上的巨大光斑,它的亮度如此之高,像照穿雞蛋殼一般照穿了內殼,我們就看到了太陽。光斑周圍的散射光較強,也照穿了內殼,這就是我們白天看到的晴空。”
“是什麼力量驅動著兩層球殼進行不規則轉動呢?”
“是宇宙之外火海的力量。”
“可不同時期的太陽大小和亮度是不一樣的。在你的雙殼模型中,太陽的大小和亮度應該是恆定的,如果外界火海不均勻,至少大小應該是恆定的。”
“你把這個模型想得太簡單了,隨著外界火海的變化,宇宙的外層殼的大小也會膨脹或收縮,這就導致了太陽大小和光度的變化。”
“那飛星呢?”
“飛星?你怎麼總是提飛星?它們是些不重要的東西,是宇宙球內亂飛的灰塵。”
“不,我認為飛星很重要。另外,你的模型如何解釋孔子時代太陽當空熄滅呢?”
“那是個罕見的例外,可能是宇宙外面的火海中的一個暗斑或黑雲正好飄過外層殼上的大洞。”
汪淼指指大銅球問:“這一定就是你的宇宙模型吧?”
“是的,我造出了宇宙機器。使球轉動的那一組複雜的齒輪,模擬著外界火海對球的作用。這種作用的規律,也就是外界火海中火焰的分佈和流動規律,是我經過幾百年的觀測總結出來的。”
“這球可以膨脹收縮嗎?”
“當然可以,現在它就在緩慢收縮。”
汪淼找了平臺邊的欄杆作為固定參照物細看,發現墨子說的是事實。
“這球有內層殼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