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日月輪轉(第1/2 頁)
皇帝走了,隨侍他的那些宮女和內侍們也都跟著撤了出去,寢殿內頓時空曠了下來,甚至顯得有些冷清。 武柔似乎被這氣氛所感染,站在原地看了看左右,沒有立時離開。 賀蘭清覺見狀,以為她的戀戀不捨,是擔心憂愁的情緒,便鼓起了勇氣,往前走了一步,小聲又乖巧地說: “姨母,陛下隨和又溫柔,肯定會一直對姨母好的。” 武柔聽聞,愣了一瞬,隨即慈愛的笑了,她一邊往外走,一邊說: “怎麼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賀蘭清覺緊緊的跟在她的身後,比之那些真正的女官,明顯隨意親近了很多,疑惑地問: “姨母剛剛不是擔心麼?擔心陛下……” 後頭的話她沒有說下去,但是任誰都明白她的意思,無非就是日久變心,移情別戀。 武柔輕飄飄地看了她一眼,嘴角的笑容帶了些嘲諷和自信,一邊走一邊說: “我可不擔心這個,再說了擔心有什麼用?” 她說著話鋒一轉,鄭重地說: “對了,我得提點你兩句,世人都知道陛下脾氣溫和良善,但是溫和良善,不等於好欺負。 你可別跟別人一樣,仗著陛下溫和,就得寸進尺沒有分寸,那是他最忌諱的事情。” 武柔說得是真心話,賀蘭清覺畢竟是自己孃家人,她不希望自己家人惹得李善心煩厭惡。 可是這話在賀蘭清覺聽來,就有幾分嘴硬的意思了。 她乖巧地應了聲“是”,心裡卻喜滋滋地想: 聽聽,嘴上說著不擔心,下一句不就在指點她怎麼討皇帝的歡心麼? 果然阿孃說得是對的,姨母留自己在身邊,就是有意的在提攜她給皇帝做嬪妾,鞏固自己的地位。 當嬪妾也好啊,只要皇帝喜歡她。 …… …… 朝堂之上,李善將增加官辦學堂的議題扔了出來,倒是沒有幾個人反對增加,但是到底增加幾個,爭議很大。 戶部尚書說: “陛下,雖然大唐這幾年風調雨順,但是到處用兵,北有突厥平叛,您還有東征高麗的打算,若是增加的數量太多,恐怕得削減些軍費。” 這個話一出,兵部不答應了,有些老將便出列反駁道: “陛下,軍費怎麼能削減,事關國土,事關大唐國威,就是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餓肚子也不能削減軍費啊……幾個官學有什麼要緊,等有錢了再加不遲!” 李善聽聞,抬了眉眼,往朝堂上逡巡了一眼,問吏部侍郎裴行儉道: “吏部的意思呢?裴行儉,你怎麼看?” 裴行儉聽聞,恭敬地出列,思索了一會兒說道: “若是從吏部的角度看,臣支援按照每州人口數量,適量增加學堂,長安和洛陽可以多增加一些。 這樣,每年的各科科舉人才,也多了幾處用武之地,對大唐培養人才更是有利。” 李善點了點頭,揚聲對著兵部的人說道: “這增加官辦學堂,不僅僅是培養人才這一個好處,對於守境安民亦有用處。 兵書上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打還是不得已的下策,需得消耗大量的錢財和人命,歷史上許多強盛之國,都因一場戰爭由勝轉衰,我大唐要長久強盛,除了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也得從……” 李善頓了頓,似乎在斟酌合適的用詞,朝堂上雅雀無聲,大臣們安靜地等著他的下文。 “……從能免戰的軟刀子上下手。如何免戰?軍事上威懾,經濟上共榮,文化上趨同。這裡頭,就屬文化所需消耗最少,效果也最是深遠。” 他說著微微前傾了身子,又將目光轉向了戶部官員,溫和又耐心地說: “你們算算,打一場仗,調動三十萬大軍,一天所耗錢糧,能建造多少學堂?為了平穩突厥的經濟,每年投入消耗的資財,又何止千萬? 這些也就只是能緩解一時而已。 而文化不同,文化乃是以文教化,授了我大唐的教化,便能溝通,便能講道理,進而能同心同德,同進同退。 這也是為什麼,太宗皇帝在世時,鼓勵番邦使臣,來我大唐留學做官。諸位難道忘了嗎?” 他的聲音溫和,卻很是懇切,讓聽著的人,總是感覺自己做錯了什麼。 更何況,以太宗皇帝的賢名,誰又能說他制定的國策是錯的。 一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