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軍醫的缺口(第1/2 頁)
阿爾賓來成都需要兩天時間,比彭剛還快一天,看來真的是很急啊。
在與劉湘一番交談之後,彭剛接著又花了點時間與王陵基、唐式遵、張斯可等人交流,這花了他一天時間。
“今天我們去華西壩。”
在等待阿爾賓的最後一天,彭剛決定去華西壩看看。這倒不是因為他有閒情逸致,打算在成都逛一逛。而是華西壩有一座大學,華西協合大學。
該學校是由英、美、加三國的五個基督教會於1905年決定創辦,於1914年開辦,是中國最早的幾所醫科大學。
也是實力雄厚的醫科大學,在建校後更是從各方募得資金400多萬美元。其師資力量也是十分的雄厚,教師大多來自英國劍橋、牛津,加拿大多倫多,美國哈佛、耶魯等院校,除了這些歐美的人士之外,華西還聘請了前清優貢、舉人、進士、翰林等作為國學教員。
可以說華西大學是西南地區非常專業的醫科大學。其最著名的口腔科,則是由林則博士(加拿大人)於1917年主導下開設的。
既然作為西南最著名的私立醫科大學,彭剛肯定是非常關注的。原因非常簡單,二十三師缺軍醫。其實不止是二十三師,可以說整個中國軍隊,對於軍醫的建設都是十分落後的。以著名的教導總隊為例,這個中國軍隊的樣板力量,同樣缺少軍醫。
更別說什麼野戰醫院這種現代化軍中機構了,很多軍隊連郎中都沒幾個。士兵有個頭疼腦熱,都需要去民間看大夫。至於說爆發戰鬥有士兵受傷該怎麼辦,這個簡單,能找到醫院裡的醫生,就讓醫生救他,找不到怪自己命不好吧。
至於這個醫生是獸醫還是婦科大夫,這個不管,能有醫生給你看就偷著樂吧。當然我說的以上情況,都是士兵和低階軍官受傷的待遇,至於中高階軍官,那就好多了。有專門請來的外科醫生,有傷立馬醫治,要是好不了,立刻轉到大城市的醫院裡。
至於專職的軍醫,你也不照照鏡子,不知道能做外科手術的醫生收入多貴嗎,一個城市未必能有幾個,讓他來當軍醫,父老鄉親看不看病了。
軍醫的問題對於二十三師而言,也是同等的難題。目前二十三師招募到的大部分軍醫,都只是能治療個頭疼腦熱,哪怕是這樣,你也別嫌棄。要不然惹的軍醫不高興,他們脫下軍裝拍屁股走人,你哭都來不及。
既然在南充吸引不到合格的軍醫,彭剛就只能另闢蹊徑,那就是派人來專業的醫科大學學習。我外面招不到,自己培養行了吧。
為此彭剛派人找到了華西第一任校長畢啟(美國人)、以及現任校長張凌高等人,商議華西接收二十三師委派生學外科的想法。
一開始畢啟是拒絕的,這位華西首任校長,在華西待了二十多年的美國人認為,華西是按照歐美的教學理念而設立,不應該接受軍方伸手接觸神聖的學校。
不過最終還是在張凌高的勸說,以及彭剛答應每位培訓學員,每年給予華西2000大洋培訓費,如此條件才讓這位華西首任校長才勉強同意了的。
當然,在這期間,彭剛的朋友,美孚公司也提供了一點小小力所能及的幫助。
為此彭剛一股腦將手中大部分軍醫都派來學習,另外還從有文化的新兵中,抽調學習能力強文化較高新兵,共計276人來華西學習。
彭剛此時既然來了,自然要看看這投入學習成本最高的軍醫。
“張先生、畢先生、方先生,三位來校門迎接我,小子我誠惶誠恐。”
還沒進校門,彭剛就看華西大學三巨頭,在門口等候著。這三人包攬了華西私立大學校長職務,一直要等到解放後華西大學變成公立之後才由其他人接替。所以稱三人為華西三巨頭,一點也不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