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支書問計(第2/3 頁)
上面查的嚴,村裡的豬圈,多養個十頭八頭的,還能說是怕碰上豬病。
咱們村一百零三戶人家,一多半的人都想養豬。
二十多頭,跟五六十頭,差了一大半,是個有眼的就能看明白。”
豬是大牲口裡的稀罕物,要的多養的少,養多少全看鄉里的計劃。
這也是趙滿奎不理解的地方,本來多養幾頭豬,就能帶著全村人過上好日子。
可鄉里就是不讓養,一切都按計劃來,如果能放開了養。
趙滿奎別的不敢保證,兩三年的時間,讓村裡家家戶戶都有三大件是沒問題的。
“老哥,變通一下也不是不行。
你看村裡的漁網就放在地窩棚裡,想要偷著養豬,弄個地窩棚不就行了?”
偷著養,就是李勝利給出的辦法,但他忽略了人心,在他看來有錢可賺,大傢伙還不得一起上啊?
“這不行,村裡人多,有人想養,但有人嫌髒不想養。
偷著養了,到時候賣了錢,萬一那些不養的眼紅,這事兒就大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是到哪都有的實際情況,趙滿奎這麼一說,李勝利也就知道了問題的關鍵點在哪。
“這個簡單,老哥,咱們村裡有互助組一說吧?”
對於這事兒,李勝利還是有點發言權的,當年做扶貧的醫療援助,他聽人說起過。
“有,這是上面大力提倡的,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嘛!
兄弟,這裡有什麼說道?”
李勝利的說法,讓趙滿奎也摸到了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只是心裡還有些模糊罷了。
“不想養的無非嫌髒、嫌累。
想養的就是想多賺錢。
事情要順利的進行,就要堵上所有人的嘴。
讓想養的養豬,讓不想養的得利,只能這麼做了。
在村裡建上互助組,一個想養的農戶,帶上幾個不想養的。
養豬的負責出場地、出力氣,不想養的負責出飼料,到時候兩兩得利,這事兒就能瞞得住。
老哥,我就隨口一說,有不對的地方,也別往心裡去。”
說了自己的想法之後,李勝利也不忘打一個預防針。
這時候做這樣的事兒,確實有些不合時宜,但還是那句話,人往高處走。
窪裡的餘糧多了,自然要向養殖業進軍,這也是傳統小農經濟的固定模式。
做工廠,窪裡應該是不具備實際條件的,透過養殖積累原始資金,雖說有些悖離,但也算是乾乾淨淨的。
“還是讀書有見識啊!
你老弟的法子太好了,這樣一來,咱們村的好日子可就不遠了。
老弟,等第一批豬出欄,老哥做主,給你送去半扇。”
李勝利的法子簡單,操作也容易,有了辦法剩下的趙滿奎一想也就透徹了。
咧嘴大笑的同時,趙滿奎也給他許了願,如果這事兒能成,窪裡是要好好感謝李勝利的。
“老哥,這事兒可一定要注意保密。
你都說了上面查的嚴,萬一漏了,可不是小事兒。”
投機倒把的罪名有多大,趙滿奎比李勝利清楚的多。
但為了過上好日子,就不得不冒一些風險。
好在窪裡是傳統的村子,村裡以趙、張、王三大姓為主,村民幾乎都是沾親帶故的。
如果是後安排的村子,這事兒趙滿奎就不敢做的。
“知道、知道。
這事是要命的,老哥清楚著呢!
但為了活得好,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因為想通了關鍵點,趙滿奎很高興,敷衍的應了幾聲,就拉著李勝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