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如玉不高興了,低下了頭。那麼久呢。
&ldo;元宵節那天,我來接你去看朱雀大街的燈火,如何?&rdo;
如玉一聽可以看到整個大楚朝最繁華的燈火,又高興起來,她伸手同他拉鉤:&ldo;這可是你說的哦。不許說話不算話。&rdo;
&ldo;好,是我的說的。&rdo;他低低說了一聲,俯身在她臉頰上親了親,&ldo;你也答應我,乖乖的呆在莊子裡,好好的養著身體。&rdo;
如玉輕輕的點了點頭。
她目送著男人騎馬而去,漸漸的背影消失在視野中,她知道他此去一定是有大事要辦,只可惜她也幫不了他什麼。如今,她只有養好身子,同孩子一起乖乖的等他回來。
衛澹回到京城之後,便得到訊息,陛下恢復了他在朝中的職務。雖則這些職務不過是訓練一些軍將、領一些軍中事務,並沒有實際的兵權,但是職務的恢復,也代表皇帝還未將他視為棄子,還打算再次啟用他。
他領了命令,波瀾不驚的向皇帝謝了恩,彷彿從前沒有發生過那樣的齷蹉。
羋泓仔細的觀察他,看他並沒有不滿或者反抗,漸漸的放寬心下來,將原先澄王羋容管理的一些軍部的事情也都交給了衛澹打理。
年後,皇帝因為受了風寒大病了一場,病好後明顯覺得身體沒有之前好。他本就篤通道教的三清四聖元始天尊,病一好,聽了身邊太監的話,便令人選址興建皇家道觀。
中常侍李洪是這件事情的慫恿者,皇帝便將這件大事全權交給李洪處置。
李洪在宮外的西山附近選了兩處位置,設計了宏大的道觀圖紙,然後廣徵民夫,又著人向京城內外的民眾收取人頭稅作為興建道觀的資本,一時間引得民怨沸騰。
這時,正值這年冬天寒冷而漫長,一個冬天凍死不少人,不少窮人湧入京城尋求生路,可是這些人到了京城還未喝上一口熱粥就被抓去建道觀。天氣寒冷,物資缺乏,被抓的民工因為挨餓受凍竟死了不少,一時之間引得京中人心浮動,怨憤叢生。
朝廷中,有正直的官員摺子如雪花般的往上送,但是皇帝以養病為由,統統都打了回來,後來再上的摺子都落入了中常侍李洪的手中,上摺子的官員不是被罷免,就是被投入了監牢。
夜色漸深,一人趁著暮色騎馬到了謝家後門,他下了馬,便有人開了角門,接了他的馬匹將他接入了門內。
謝家的書房裡,點著淡黃的燈火。
衛澹到了書房外,看到窗戶上映出黑色的影子,那人端坐在書桌前,不知道坐了多久。
他推門進去,低沉的聲音道:&ldo;你來了,坐。&rdo;
謝檀抬起頭,看著眼前的青年,道:&ldo;老夫等你許久了。&rdo;
他握拳在唇前,輕輕咳嗽一聲。
&ldo;國公注意身體才好。&rdo;衛澹有些擔心。
謝檀搖了搖頭,&ldo;無妨,此時老夫冒險找你過來,只是想告訴你一件事。&rdo;
衛澹目光灼灼的望著他。
&ldo;你將要重掌軍權了。&rdo;
衛澹一愣,&ldo;國公爺是什麼意思?&rdo;
謝檀微微揚唇,手指微微敲打在書桌面上,緩緩道:&ldo;北方的胡虜最近異動頻繁,若是皇帝還想安坐龍椅,這一次非得向你交出兵權不可。&rdo;
衛澹詫異極了,北方胡虜出現異動,才前兩天他在北方的眼線便已經來報了,他沒想到謝國公的耳目也這麼靈敏。
衛澹點點頭:&ldo;國公說的不錯。&rdo;
謝檀看他似乎並不驚訝,轉而明白了是什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