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沈鈺微微一笑,似乎毫不意外,一臉淡定地接了銀子,轉頭又從包袱裡拿出一本《論語》,同樣是手抄本,只是字跡沒上本好。然而隨著沈鈺的講解,吳掌櫃看向沈鈺的眼中已經滿是感激。
「這本《論語》是我特地為掌櫃抄的,雖然字兒沒上本好,旁邊卻寫滿了我自己的批註見解。想來掌櫃的家裡也有讀書人,您是開書肆的,我也不好在您面前賣弄,要是能幫上您的忙,您只管拿走,就當是我給您的謝禮。」
饒是吳掌櫃在商場混跡多年,也不得不感慨一聲沈鈺會做人。說話比沈鈺說得漂亮的人不少,辦事辦的像沈鈺這麼漂亮的人絕對不多。一步一步都算準了旁人的心思,當真可怕,果然是年紀輕輕就能拿下小三元的天才人物。
吳掌櫃當然需要沈鈺這本批註,要知道,很多人都把自己的批註當成寶,概不外借。沈鈺這麼大方,倒顯得吳掌櫃有點小氣了。憑沈鈺現在的名氣,他若是把自己的批註拿出來賣,十兩銀子都有人樂意買。
沈鈺卻眉眼不動,彷彿自己給出的不過是一件小禮物罷了。
吳掌櫃深深看了沈鈺一眼,鄭重地向沈鈺鞠了個躬,小心地揣著兩本書離開了。
沈鈺的嘴角泛出一抹盡在掌控中的微笑,吳掌櫃已經被打動,接下來,就該好好談談合作的事情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有事,更新應該會晚一點,第一更大概在晚上八點吧
最後再求一下作收,讓它向著1100前進吧,沖鴨!
第32章 談成
沈鈺商業頭腦素來不差, 讓他死幹活掙錢那也簡直是對他前世成就的侮辱。奈何這會兒士農工商等級分明,沈鈺要是一門心思撲在銀子上,那可是要被讀書人鄙視的。名聲有了瑕疵, 日後可有的頭疼。
沈鈺又不是個能認命的人, 他小時候都能想辦法攛掇著族人一道兒做買賣發家致富, 沒道理現在長大了還沒了膽。做事畏手畏腳的, 基本都成不了事。沈家家底太差,沈二川他們現在每天還起早貪黑賣豆腐呢,沈鈺能不心疼麼?
眼下有了吳掌櫃這條線,沈鈺自然要將吳掌櫃放在秤上好好掂量掂量, 儘可能算出吳掌櫃的最大價值。
誰讓吳掌櫃這個身份太合適了麼?
沈鈺雖然對書肆沒多少研究,不過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麼?上輩子那麼多書不是白看的, 自己還有一肚子生意經, 不是沈鈺自誇,論及搞營銷做買賣,整個新安縣的商人湊一堆都比不過他一個。
更何況, 沈鈺還有殺手鐧——他知道怎麼做彩色套印。
感謝某位酷愛在網上和人掐架的損友,那位是堅定的愛國黨,平生一大愛好就是在網路上和慕洋犬撕逼,還是喜歡用史料糊對方一臉的考據黨。最愛幹的事情就是在對方扒拉扒拉一大堆誇國外如何如何好,文化底蘊如何深厚的時候上史料啪啪把對方的臉打腫。
奈何此君自身文化底蘊不夠足, 常常拉著沈鈺當幫手,沈鈺便因此知道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知識,彩色套印就是其中之一。沈鈺記憶力一向變態, 但凡他特地記過的東西,就跟在電腦硬碟裡存了檔似的,隨時都能翻出來瞅一瞅。
巧了,新安縣這邊,目前為止還沒有書肆能單獨做出彩色印刷的書籍的,全都是從京城或是江南那帶富庶之地的書肆買過來再轉賣,成本極高,賣價自然也不會便宜到哪兒去。新安縣畢竟不是什麼富裕的地方,捨得花大價錢買這種書的人並不多。
沈鈺一琢磨,要是沒記錯,上輩子彩色套印技術貌似出現在宋元時期,這會兒雖然是架空。不過歷史的發展都有規矩可循,前朝已經出現了科舉制度,想來跟宋元時期應該也差不離,生產力水平和文化發展啥的,應該也在同一層面上吧?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