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柏林(第1/2 頁)
說起這個鞏利和張一謀的故事啊那可能能寫上一本書。據說兩人相愛於《紅高粱》。那時候,她不是大影星,他也不是大導演。一路走來相互成就,爭議也是不斷,最終在《外婆橋》最後一個鏡頭後,宣佈分手。
如今已經五年過去了,兩人都有了各自的生活。但這還不算完,張一謀曾經答應過鞏利,要給她一個女皇的電影,於是有了《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合作。
還有嗎?有!
又是幾年之後,兩人合作了《歸來》。所以兩人的關係肯定不是什麼外界八卦小報傳聞的那樣:恩斷義絕之類的。
而這些生活上的八卦,從不妨礙兩人事業上的成功。說起來鞏利還真是第一個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擔任主席的華人——時至今日,華人也就一共六次三大主席:其中,鞏利兩次,王家衛兩次,張一謀和李桉各一次。
她是唯一一位女性,而且擔任了兩次。光這一點就足以見得,她在圈內的地位。
下午,林浩終於一路風塵地趕到了下榻酒店。都還沒進門,就看見張導在裡面站著呢,他直接興高采烈奔過去。
“你兒子來了!”於是旁邊侯詠笑道,他是張一謀老熟人了,這倆人和顧長衛並稱中國第五代攝影師“三劍客”。
眾人於是笑,這還真是張一謀說的林浩要到了,下來接一下。一群人歡聲笑語,圈裡人誰都知道章紫衣和張一謀關係好,時常通電話。但你要真說起來親近的人
不聲不響的這個,才是。
只是外界普遍以為,他是江治強的人罷了。畢竟林浩跟著江治強進組,擠走張振的訊息,在被擠走的人宣揚下還算蠻有一點知名度的。
張一謀其實也沒多說什麼,在樓下問了一下林浩電影拍得怎麼樣。
林浩說還行,就是賈章柯的風格吧,有點太放縱演員了,一開始可能不是那麼適合他。因為賈章柯要他放出去,但又不告訴他多少該收,以至於一開始的時候要麼太緊要麼太鬆。加上這又是沒挑戰過的題材,所以自己不知道拍的好不好。
“但是還是有一些感悟。”
林浩樂呵:“就是有時候可以不要給滿,可能會讓我更自然點。因為之前我寫人物小傳什麼的,就恨不得一場戲表現他的儘可能多的特點。但賈導的合作,讓我有了那麼一點感覺。”
是的,在他認為最不大可能又表演上的收穫的一部電影上,他又懂得些了。林浩一直覺得,要很精確給大家表達人物,事實證明不是。
可能是被誇“細節到位”太多次了吧,拍《站臺》的時候他試著自然一點,其實就表演痕跡淺了很多——這件事情也算是他的一大問題。從開學的時候朗誦開始,他就太注重表演技巧了。
“挺好,就是要多合作合作不同的導演。”張導對這些事情的評價是,一定範圍內自由發展。何況這發展是好的,且來的比他想象的要快。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雖然第一層還沒那麼圓滿,但第二層已經品到那麼點味了。
接下來就沒別的了,張一謀和張偉平忙得不可開交。到處都有人拜訪,包括站在酒店大堂內,就有滿懷崇拜的外國人看著他,並試圖過來推薦一下自己的電影。
所以很快一群人上樓之後,張一謀才匆匆忙忙趕往別的地方。說起來林浩倒也真是來得及時,這幾天在柏林這邊的社交張一謀本人也是有些想休息一下的。
誒,林浩來了,剛好。
但這無疑就在大家心中更加印證了這個想法,以至於林浩出來看見章紫衣的時候,她臉色有些不好。
“怎麼了?”林浩莫名疑惑。
章紫衣抿了抿嘴:“沒什麼。”
這幾天張一謀社交的局,有機會她都會主動要求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