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2/2 頁)
、賞罰不公、賦役不均、財用不節、民怨神怒&rdo;種種弊政,希望泰定帝能夠改正,得到的結果卻是簡單的三個字&ldo;帝不從&rdo;。張珪再次痛陳:&ldo;臣聞日食修德,月食修刑,應天以實不以文,動民以行不以言,刑政失平,故天象應之。惟陛下矜察,允臣等議,乞悉行之&rdo;。可仍然是&ldo;帝終不能從&rdo;。
張珪的言論,代表著眾多儒臣的心意,他的上疏被拒,也代表著儒臣集團的鬱鬱不得志。
自己不得志,又看到心目中的政敵如日中天,自然更增加幾分怨憤。
張珪在上疏後不久,便告病回鄉,雖後又多次被封爵賜官,但也不再願意參與朝政。泰定四年十二月,張珪在家中一病不起,終年六十五歲,永遠的退出了政治舞臺。
雖然張珪在病重期間獲得了泰定帝相當豐厚的慰問,&ldo;拜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兼修國史,國公、經筵如故&rdo;,不久又打算起用為&ldo;商議中書省事&rdo;,去世後更是欽命&ldo;上蔡國公印&rdo;。但相對於英宗追賜李孟的哀榮‐‐&ldo;贈舊學同德翊戴輔治功臣、太保、儀同三司、上柱國,追封魏國公,諡文忠&rdo;,無疑顯得淒涼很多。
這也是泰定朝儒臣們的寫照,仁、英兩朝時昂揚進取的精神已不存在,剩下的只有漢法尚未失墜的慶幸和在待遇上聊勝於無的慰藉。
【正文】
縱觀泰定帝執政的五年,不得不說他是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執行了恰當的政策。在英宗被弒後一觸即亂的局面中,他撫平黨爭、安定地方、清理財政、保境安民。而且,他在保留了漢法改革成果的同時,用儒者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也遠遠不似武宗一般,由鎮戎宗王入繼大統後大力復興蒙古舊制所能相比。
我們有理由相信,泰定帝的計劃,是要在自己這代徹底穩定帝國,然後將一個完好的江山交給由名儒教育出來的接班人。讓他去繼續仁宗、英宗所未能完成的任務。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