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3 頁)
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威靈頓元帥,政治上是保守的,但是,回到國內,在日常生活中,他則是以謙恭待人,並且視榮譽為生命。長久以來,威靈頓一直想買下他家旁邊的一塊空地,於是他讓部下去跟那家農民商議買地的事。正好那家人家缺錢,又加上知道買主是赫赫有名的威靈頓公爵,於是,買賣很快成交。部下興沖沖地向公爵回報,威靈頓問他:&ldo;你用多少錢買的?&rdo;部下很高興地說:&ldo;那塊地本來值一千五百英鎊,但我用一千英鎊就買下了。我報上公爵的名號,對方嚇得直發抖……&rdo;威靈頓視自己的名譽為一生中最珍貴的財富,他立即打斷了部下的話,斥責他說:&ldo;你把我的名譽以五百英鎊的價錢賤賣了!&rdo;第二天,威靈頓立即派人給那位農民送去了五百英鎊。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威靈頓長期擔任英國陸軍總司令,1828年,他擔任英王喬治四世的首相,1830年辭職,1834年-1835年,任英國外交大臣。威靈頓在政治上反對改革,曾反對&ldo;改革法案&rdo;,鎮壓1848年憲章運動。威靈頓在軍隊建設上,對於建設具有較高戰鬥力的英國陸軍貢獻頗大,發揚了英國陸軍擅長防衛作戰的傳統,培養了部隊的勇敢堅定精神,同時,他在軍事上也堅持舊的觀點和制度,要求按門第選拔軍官,並主張棍棒紀律。1852年9月14號,威靈頓死於瓦爾麥爾(walr)城堡,在聖保羅大教堂國葬,年八十餘歲。
隨著滑鐵盧之戰英國的獲勝,拿破崙再次退位,歷經二十二年的反法戰爭終於結束了,英國百折不撓,組織了七次反法同盟,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英國得到了不少戰略要地,為日後建立更為龐大的第二大英帝國取得了優勢。
1783年北美各殖民地的獨立,使得第一大英帝國瓦解,而英國對拿破崙戰爭的勝利,使得法國再也不是英國的對手,英國取得了建立第二帝國的優勢,另外,北美獨立後,英國還保有加拿大,而幾乎與北美獨立的同時,英國又發現了澳大利亞,更為重要的是,拿破崙戰爭之後,英國取得的重要戰略據點,都可以保證其進一步征服印度,第二大英帝國開始逐步形成,而印度就是以後的第二大英帝國最重要的基石,拿破崙戰爭的勝利,確保了印度以後必將為英國所佔有。
回過頭來再說喬治三世,前面說過,在北美獨立後,喬治三世權勢不再。不過,後來他還是有重掌大權的機會,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爆發,英國舉國上下都支援對法國作戰,此時,喬治三世又成了英國全國支援的國王,但是,北美獨立對喬治三世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沒有利用這個機會重整旗鼓,而是寧願過淡薄平靜的生活,聽由首相和內閣去進行對法國的戰事。
在此期間,喬治三世只是在不列顛群島的內部事務上起過一點影響,這就是前面說的,合併愛爾蘭的問題,英國首相小皮特想解放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們,遭到堅定的新教徒喬治三世的堅決反對,小皮特因而於1801年辭職,喬治三世說服阿丁頓組閣,後來,1804年小皮特再度上臺執政時,沒有再堅持解放愛爾蘭的天主教徒。
在輝格黨短暫執政時期,喬治三世贊同對法議和,同意停止奴隸貿易,但是,他仍然堅決反對解放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其影響甚至一直波及到今天的愛爾蘭局勢。
喬治三世還與中國有一段聯絡,1793年,55歲的喬治三世派特使馬噶爾尼勳爵出訪中國,整個英國都為這次出訪作準備,光是準備禮品就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他們把他們認為最好的東西精心準備,打算帶到中國。英國人興高采烈地說:&ldo;把我們最新的發明:蒸汽機、棉紡機、梳理機、織布機介紹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