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投稿講讀社(第1/2 頁)
慢慢走向大門,見兩側的副樓如臂膀向自己擁來,不知道是特意的設計,還是巧合,白滿川不由的搖頭。
說起講談社的發家史,鑽營取巧四個字,最為關鍵。
十九世紀初,島國學生流行辯論時事,
講談社的創始人,憑空包裝了一家‘皮包公司’,派人私自記錄下學生們辯論的內容,販賣發行,意外的獲得成功;
於是,直接假冒,學生辯論社的名義出版期刊,誰曾想,居然退貨如潮水,逼得只好靠借高利貸支撐。
狼狽支撐兩年,好歹剛剛扭虧為盈,又遭遇辯論者們的集體抵制;
抄襲人家的辯論內容,幾年都沒有支付過報酬,被抵制簡直是早晚的事。
被逼無奈乾脆擺爛。
找來些小報記者和落魄文人,編造些勁爆話題,
既然沒機會抄襲,那就開始自產自銷,堪稱島國八卦文學創始人;
哪知這一試,居然意外的受歡迎;
民眾對這種緋聞軼事的興趣,遠遠大於,關心各種高大上的宏大敘事。
短短几年間,最高發行量甚至達到56萬冊。
要知道,這是在十九世紀初期,整個島國人口數量不到500萬,識字率更是世紀之謎。
可見那時候,小日子人獵奇、乖張的心理狀態。
……
說到識字率,有些所謂的專家宣稱,這時期島人的識字率高達六成以上,言之鑿鑿,還能拿出當時的縣誌來佐證。
不過,他們有意隱瞞的是,就在他們拿來作證的縣誌上,並沒有寫是‘識字率’;
真正統計的是‘自署率’,什麼是‘自署率’?
“自署率”指的是,能夠寫出自己的名字和村名的比例。
這一點,宣傳識字率的專家,卻不約而同的忽略不提。
……
經過多年磋磨,這裡的大聰明們,終於把握到了這門生意的秘鑰。
在1925年,號稱島國“第一有趣!第一有益!第一便宜!”的創刊號,發行量超過百萬,被視為國民大眾雜誌。
它的推廣方式,很是直截了當、簡單粗暴,就是不停地打廣告,
被當時全體文人,譏誚的冠以一個專有名詞-‘自賣自誇’之謂也。
不要懷疑,就是這四個字,也不知道他們事先有沒有得到‘賣瓜老王’的同意。
不管怎麼說,這套模式成功了。
當時,還有另外一家書社,把書價制定到一元一本,突如其來的低價,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當時被稱為‘元本熱’。
這兩種模式,突出的特點就是大眾化、去精英化。
正好符合當時大量的,剛接受初級教育人群的需求。
成功沒有偶然,誰能成功才是偶然。
講談社的成功,甚至到幾十年後,在出版了大量高大上的書刊後,最能讓人記住的,還是漫畫;
這正好驗證了一句經典的營銷諺語:“文化水平越高的,品牌忠誠度越低”。
進到門內,就有接待人員迎上來,
等知道他投稿的作者,大致詢問過稿件類別,就請他在接待區等待。
時間不久,一個打扮隨意的年輕人匆匆趕過來,兩人寒暄幾句,他就接過書稿看起來。
十多分鐘後,他按捺著興奮的情緒,抬頭詢問:
“白先生,這個故事全本有多少字?”
“在構想中,這是一個系列故事,每一部大約三十萬字。”
他指一下對方手中,十多頁的稿紙說:“你看到的,是第一部的介紹,和前幾章的部分內容。”
“先生大作,真是非常的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