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禁軍劃分、翩翩公子(第2/3 頁)
止關中,隴上、河西亦有地震,這之後,沿山麓滲入地下的雪水,部分受阻改道,再加上水旱天時無定,原本圍繞水脈灌溉的良田,在乾燥氣候下,迅速化作荒漠。
更可怕的是伴隨旱季到來,爆發機率不斷上升的蝗災,魏晉南北朝氣候逐漸轉冷,與之對應的則是處在溫暖期的東漢。
攏共195年的東漢,史書有記載的蝗災38次,平均下來,大約每5年一次。
西晉八王之亂期間,北方連年旱、蝗,歸附曹操後,被分作五部安置的南匈奴,所在的並、冀北部更是重災區。
至永嘉之亂期間,北方再度爆發大規模旱、蝗,永嘉四年(310年)五月,“幽、並、司、冀、秦、雍六州大蝗,食草木,牛馬毛皆盡。”
隨後的寧平城之戰,包括四萬甲士在內的十萬餘晉軍主力被殲滅,西晉也由此進入滅亡倒計時,時為漢趙軍隊統帥的就是建立後趙的石勒,戰後由於軍中乏食,部分俘虜被屠殺當作軍糧。
而涼州這次夏蝗,能夠平息,全靠春季遷徙而來,正處在繁殖期的椋鳥群。不過,這還只是個開始,河西地區此後數十載,不僅政權頻繁更迭,戰禍之外,連年旱蝗飢疫。
後涼麟嘉二年(390年),西都縣以北爆發蝗災,呂光親率吏民滅蝗,趕在羽化之前將蝗蟲捉盡,還能將損失控制在較小範圍。
後涼神鼎元年(401年),呂超殺呂纂,擁立呂隆,改元神鼎。史載“時螢惑犯帝坐,有群雀鬥於太廟,死者數萬。”所謂的真相,卻是成群椋鳥被蝗災吸引,連續進食大量羽化後腹側變紅的飛蝗,毒素攝入過多致死。
衛平此時也不過是河州長史,大兒子衛整並未出仕,留在身邊掌家,小兒子衛翰自謀出路,去涼州做了別駕。父子品秩相差無幾,若以州郡等次上下作比較,老子還要低兒子一頭,這讓衛平情何以堪。
就如掛名靈臺丞,在長安郊廟享清閒的廟祝王施,當初主動辭讓出實權職位,家族資源得以集中運作,使族弟王撫以漢臣身份進入中兵領軍,子侄輩的王顯、王亮也因此受益,入仕後皆得顯職。
作為西遷而來的中落家族,衛平即便嫁女於呂氏,出仕後可以憑藉的資源仍是有限。衛整之子衛隆景,能夠結姻扶風馬氏,除了衛平在河州擔任要職,還沾了呂氏在長安握有兵權的光。
這次聯姻,也是衛平為了補償長子一脈,早年為避禍亂,家族顛沛流離,衛整才未能出仕。衛隆景婚後次年,就帶著妻子前往長安,與妻弟馬僧虔,同以著作郎入仕。
衛翰出仕姑臧後,與其父衛平就此進入了冷戰狀態,誰也不願辭官成全對方,他這次與梁胤同來枹罕,正愁找不到理由緩和父子關係。得知外甥呂隆肩背發癰,衛翰遂授意梁胤以探病為名登門,屆時他就算遊說失敗,也能免得被老父棍棒教育,畢竟礙於外人在場,衛平也不好發作。
梁胤出身世家,又熟讀經典,呂隆與之相見後,只覺其風範天然,舉止灑脫,仿若史記中所描述的平原君一般,“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呂光不喜讀書,受其影響,其庶長子呂纂也是如此,昔日進學,雖也熟讀成誦,卻不會費心精研。呂氏本就是世居隴右的邊郡豪強,常年受混居的胡人風氣影響,已由漢人漸漸胡化,變得崇尚武力,且時值亂世,對族中子弟的文化培養,更是缺乏重視。
往日呂隆在太學,也只是憑著天賦壓過同齡人,學習上並不怎麼用心,整日裡與同伴以射獵、角抵等事相互嬉戲。
如今,稍稍年長几歲,年方弱冠的梁胤,藉著詢問蘇、劉二位祭酒近況,將話題緩緩展開,辭令得體,不乏風趣,還兼顧眾人。言談中,所涉用典呂隆雖都知道,其中詳細乃至出處,囫圇吞棗般讀書的他早就忘了個乾淨,自記事時起,素以俊美容貌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