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頁(第2/2 頁)
界大戰的起源原本就和上兩場歐陸戰爭頗為相近,都是德國透過提出令對方難以接受的條件、迫使其在心存幻想的情況下率先撕破臉皮而這也無疑給那些原本就有意找茬的訴訟方人員,提供了全開火力的大好良機。
在公訴方疾風暴雨般的聲斥質詢之下,受命為被告方辯護的律師很快就顯得招架不住。最終,除了寥寥幾名在戴高樂政府中扮演邊緣角色的部長和將領進行了有效的自我辯護之外,其餘眾人無不被欲加懲處的同盟國審判團宣判有罪。位列被告魁首的戴高樂以&ldo;蓄意破壞1914年《阿姆斯特丹和平協定》&rdo;、&ldo;陰謀勾結國外勢力挑起戰爭&rdo;等七項罪名被判處絞刑,甘末林等將領幕僚也都根據戰爭罪行情節的嚴重程度,而被處以十年至終身監禁的判決。
對英美兩國前核心成員的訴訟審判,雖然由於取證困難的原因而略顯拖沓,但在德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之下,這一程序仍是被雷厲風行的實施了起來。體型肥胖的英國前海軍大臣,以及坐在輪椅上百病纏身的美國前總統,都被推上了在當地開庭的被告席上,並滿含屈辱的聽著勝利者對自己那激烈憤慨、半是實情半是衍伸的強烈聲責。用不了多長時間,這一最後的程序就將落下帷幕,而這場波及了四大洲的世界大戰也將被統一在德國的口徑下蓋棺定論,成為世界主流廣泛宣揚、並被無數庸碌尊奉的正義戰勝邪惡的典型榜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