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一座墳墓(第2/2 頁)
,我以為錢一億打了鎮定劑之後就消停了,我哪裡想到......”
*************
十一假期,診所關門歇業。
蘇非登上了去南市的飛機。
海堂鎮跟十年前比起來,變化太大了。
原來街前街後的老式吊腳樓,如今都被一棟棟小洋樓所取代。
唯一沒有變的,還是當年的鎮中學,老式建築透出一股神秘的色彩。
從南市到達海堂鎮的汽車穿過主街,到了街的盡頭,遠遠地就可以看到以前的家掩映在一片柏樹林中,只隱約可以看到房頂的翹角。
學生時期讀過東野圭吾的小說《從前我死去的家》。
在主街的盡頭下了計程車,一步一步走向密林深處的那個家。
就想起小說裡的情節,有一種後背發涼的感覺。
媽媽的父母,也就是蘇非的外公外婆,有關於他們的記憶很少。
外祖父在蘇非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得了重病,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去世的時候,媽媽正在陪自己在外地參加舞蹈比賽。
等蘇非比賽完,和媽媽連夜趕回海堂鎮的時候,外祖父已經下葬了,墳頭上插著幾頂五彩的花圈。
外祖母一夜之間頭髮全白了,幾個月之後,她也隨著外祖父去了。
蘇姍因為申語跳樓的事情鬧得無處躲藏,全家回到林子裡這一棟老屋之後。
母親很懷念小時候在這裡生活的記憶,花了不少心思,將房屋裡裡外外翻修了一遍。
外觀保持著原樣,但裡面裝修的非常現代化。
尤其是那個閣樓,佈置得就像童話故事裡的公主房一樣。
記得房子裝修好的時候,蘇非和蘇姍兩個人都想住那個閣樓的。
但蘇姍說了一句話,讓蘇非立刻打消了那個念頭。
蘇姍說:“你是知道的,從小到大,只要我想得到的東西,就從來不會落到別人的手中。”
蘇非不想跟她爭,爭了也是白爭,浪費時間和精力。
反正最後,爸媽都會站在她的那一邊。
都是爸媽的女兒,為什麼會偏心?
以前蘇非不明白,長大後知道了。
父母的觀念只要形成,就很難改變。
蘇姍只比蘇非晚生兩分鐘,她一出生就是妹妹。
又因為她從小體弱多病,父母理所當然的認為蘇非這個大兩分鐘出生的姐姐就應該讓著妹妹。
久而久之,這種姐姐就該讓著妹妹的意識也就種在自己的腦海裡了。
院子裡長滿了雜草,不是誇張,真的有一人深了。
整棟房子,透著一股腐朽的氣息。
站在臺階前,看著整棟房子,就跟小說裡寫的那樣,就好像一座墳墓。
蘇非內心自嘲地一笑。
“他們都死在這裡了,儘管肉身已經入土了,可靈魂都還在這裡,這裡可不就是一座墳墓嗎?
外公外婆,爸媽,蘇姍,他們五個人都在這座墳墓裡。”
門前臺階上有一個發財樹的大花盆,在花盆底下摸出一把鑰匙來,開啟了門。
出乎意料,本以為十年過去了,屋子裡的一切肯定佈滿了灰塵,破舊不堪的。
然而並不是,雖然外觀看上去已經塵封很久了,但裡面卻收拾得很乾淨。
地板,廚房用具,收拾得乾淨整潔。
就像是媽媽還在家一樣。
有一種恍惚的感覺,放學後回到家裡,媽媽在廚房裡煮飯,爸爸在書房裡寫作。
妹妹,不知道去哪裡瘋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