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章峒主(五)(第2/2 頁)
屬於被聯合欺壓的五個寨子中的一個。
之前章無忌打獵的時候給了他們兩條豬腿的那個寨子同屬於被欺壓的寨子,但是他們一直沒有回禮,也就是破壞了約定,並沒有派人前來參加收穫油菜籽的農業活動。
不僅是這個寨子,其他寨子也沒有應約來參加收穫。荊普命說過,蒙古人下過令,如果各個山寨互相往來,蒙古人就要來屠殺。
看來這種分而治之的手段的確起到了效果。章無忌這邊的五十個人面對敵人大概一百五十人,在蒙古軍與僕從還具備裝備優勢的局面下,根本沒有贏的可能。
正在想,就見到寨子外頭已經出現了大隊人馬的身影。最前面的是看著鬆鬆垮垮的山民隊伍,只是手裡拿的傢伙像樣不少。至少比章無忌剛到寨子的時候,寨子裡的武器好上很多。
再等片刻,就見到一眾圓頂軍帽。那是一種像是燈罩的圓頂。中間是弧度比較大圓頂,呈現一個半圓形,半圓形外有一圈邊緣。和傳統點燈燈罩真的很像。
這幫人的佇列可就不一般。幾十人的隊伍沒有排成一列縱隊,而是分成好幾隊。各個隊伍自己都能單獨走成列,各個隊伍之間還能保持一個比較好的間距。他們是從吉首城那邊走過來的,到現在還能保持佇列,真的是受過訓練的軍隊。
與之相比,那幫隨時變化佇列形狀的附庸武裝人員就不斷變化。甚至連那個著名笑話,一夥兒排成s,一會兒排成b都不是。保持固定形狀是需要嚴格訓練。那些附庸武裝人員只能形成某種丁達爾局面,就是在地形限制下不得不在某個範圍內沿著某種方向運動,而這種胡本身則是混亂不可預測的。
章無忌最後只能用‘叢’來描述那些附庸武裝,一叢叢的人時而擠在一起,時而散開。真的不太好預測他們的行動。
這支隊伍最終抵達寨子外頭。一個附庸武裝的人員跑到大門緊閉的寨子下頭,對著寨子喊道:“裡頭的人,今年要是不想死人,就趕緊把糧食都交出來!”
章無忌聽到這話,忍不住問旁邊的荊普命,“他們每次來,都是這麼喊叫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