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劫獄(一)(第1/2 頁)
一隊人馬行走在小路上,每個人都拿了兵器,背上用草繩捆了竹甲。除此之外,每個人背上還有三支竹製標槍。看著明教軍的裝備,章無忌心中覺得自己之前的努力算是有了成果。至少明教軍已經吸收了之前作戰的經驗。武器裝備已經開始相對制式化。
“張使者,吾等一直派人盯著朱家莊,並未見到他們將普天兄弟送去城裡。”帶隊的首領對章無忌講述著最近的局面。“有張使者前來,想來吾等定可攻破朱家莊。”
這一路上,眾人對章無忌的稱呼也都是‘張使者’。這時代‘張’與‘章’的發音還是有明顯的不同,這讓章無忌感覺到稍微安心了那麼一點點。在鄂州城裡應該是沒人叫‘張無忌’才對。
章無忌沒吭聲,丁普初說道:“咱們是去救出普天兄弟。當下官軍防備如此嚴密,還是別打草驚蛇。”
“若是打下朱家莊,豈不是更好麼?”帶隊的首領有些不快的說道。
章無忌忍不住問道:“這朱家莊也是蒙古人的狗腿子麼?”
首領一聽立刻激動起來,“張使者,每次官府派兵,朱家莊都會派出人馬跟隨。這次普明使者打了敗仗,也是因為朱家莊派兵偷襲。”
章無忌沒吭聲,因為他擔心自己吭聲的話,就會說出這還是普明自己不小心。遇到事情就向外歸因而不是向內歸因,無疑是主次顛倒。即便這次不是朱家莊出兵,而是王家莊、馬家莊,結果只怕也是一樣。
最近章無忌有空就讀那些從盧家莊找來的書籍,對《孫子兵法》裡面那句‘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頗有感觸。
雖然章無忌並非軍校出身,卻也透過幾次戰鬥理解了這句話。戰爭中首先得確保自己不會有明顯能被人利用的破綻,然後抓住敵人的破綻。如果這麼思考,就不會以為戰敗是偶然因素,是敵人運氣好。
正走著說著,前面負責偵查情況的哨兵已經氣喘吁吁的跑來,“回稟使者,前面有官軍?”
眾人立刻緊張起來,丁普初連忙問:“有多少官兵,他們是往哪裡去?”
“官軍停在朱家莊外,不知是怎麼回事。”哨兵答道。
章無忌直覺的感受到事情不妙。不等章無忌開口,丁普初已經著急的說道:“官軍只怕是前來帶走普天兄弟的吧?”
明教軍開始緩緩興趣,章無忌等人則加快速度趕往朱家莊。果然,遠遠見到官兵隊伍里居然有幾輛木籠囚車。即便在幾百官兵,這幾輛木籠囚車的頂部也高於普通官兵,看的非常清楚。
此時官兵們已經整隊完畢,木籠囚車裡都裝的有人。雖然遠遠看不清楚,至少確定官兵此行的目的就是帶走人,而且官兵們還非常謹慎。明顯對於普天等被俘的明教軍很是在意。
章無忌還不敢完全確定,就低聲問丁普初,“丁使者,俺怎麼聽說以往官兵抓到起義的將士,都是直接給殺了,只是帶回去腦袋。可否有這麼回事?”
聽了這個提問,丁普初皺起了眉頭想了片刻,突然有了點喜色,“張使者是說普天兄弟不會被立刻斬首麼?”
章無忌還真不是想討論這麼一個問題。聽丁普初如此講,就覺得丁普初和自己的想法之間相差很遠。章無忌在意的是官軍的一些變化,如果只是運送幾名俘虜就動用這麼大陣仗,那就說明官軍對於明教軍的看法已經完全不同了。
更直白的說,蒙古軍已經把明教軍當回事了。這固然是因為明教軍的確打疼了官軍,可這也意味著明教軍會遭到官兵的全力圍剿。
正在考慮怎麼講,帶隊的首領已經有些驚了,他連忙問道:“難道官兵已經知道了普天大哥的身份麼?”
章無忌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帶隊的首領從另外一個角度指出了問題的要害。如果官軍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