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京察(第1/4 頁)
皇明皇太孫正文卷681京察對於皇帝來說,肅清吏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統治者會喜歡貪官汙吏。
也別說什麼有能力的貪官,或者沒有能力的清官,這或許是會有一些爭論。但是歸根到底,貪官就是貪官,這就是已經觸犯了律法的事情,再有能力的貪官也逃脫不掉貪這個罪名。
朱允煐肯定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元朝時期的貪腐之風實在太惡劣了,這樣的前車之鑑也是讓他必須警醒。更何況貪腐之風的遺毒太大,對於之後的官員也會非常深的影響,這甚至不是短時間能夠根除的。
本來朱允煐就打算整頓吏治,再加上近期發生的系列事情,也讓他終於有些任務可忍了。
這個時候也就需要手段更加的強硬,這個時候自然也就需要更加堅決的處置一些事情。指望英示皇帝裝糊塗或者得過且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有些事情觸犯了他的底線。
很明顯,這樣的事情也不能只是讓徐輝祖去得罪人,因為這樣的事情也不可能只是徐輝祖去做而已,這需要朝廷更多的重臣參與其中,需要更多的官員自上而下的去處理這些事情。
吏部自然是需要參與其中,這本身就是掌管著天下官員的部門。
不過這件事情也需要從吏部開始,因為吏部掌管著天下文官的選派、考評等等。所以這也就意味著吏部位高權重,很多官員都是巴結著吏部的官吏,這是事關著官員的仕途呀。
對於茹瑺這個吏部尚書,朱允煐還是比較放心的,他的這個伴讀能力和品行都很不錯。
對吏部尚書比較有信心,但是不代表對於其他的官員就比較放心。要是不將吏部狠狠的整治一番,那麼想要整頓吏治就是空中樓閣。
這也就需要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了,他們的存在就是維護朝廷的法度。得罪人不得罪人的不需要在意,他們的工作就是這些。
這些可都不是什麼小事情,朱允煐也沒打算對於這樣的事情有什麼隱瞞,其實也沒必要。
朱允煐打算正式開始京察,這也就是定期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又稱內計。
在老朱執政的時候,京察名存實亡,或者說制度不完善。朱允煐不打算耽擱,他要把京察制度完善起來。
以老朱的性格,貪官汙吏在洪武皇帝手底下根本沒有活路。大明朝對於貪官汙吏的處置也確實無比的嚴,只不過很多的時候也只是洪武皇帝恐怖的手段而已。
而現在朱允煐嘗試著設立一個制度,要讓對於貪官汙吏的打擊持續下去,要讓那些碩鼠始終感覺到壓力,要讓他們時刻感受到腦袋上懸著一把劍。
三年考核一次,在京的稱“京察”,在外地的稱“大計”。以“四格”、“八法”為升降標準。
“四格”為:守、政、才、年。每格按其成績列為稱職、勤職、供職三等。列一等者記名,得有升任外官的優先權。守,代表操守,分廉、平、貪。政,代表政務,分勤、平、怠。\/手\/機\/版\/首\/發\/更\/新~~才,分長、平、短。年則指年齡,分青、中、老。
“八法”為:貪、酷、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別給以提問、革職或降級呼叫的處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京察與大計制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於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為帝國統治做出貢獻。
不過朱允煐也明白,人都是有七情六慾,管理員們自然也不例外。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有人去很好的執行,哪怕他順利的一些制度可能暫時會有一些效果,不過也不排除這樣的制度,很快就是徒有虛名。
畢竟這樣的考核涉及官員,然而正因為涉及了官員的獎懲,結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結黨現象十分明顯,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