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第1/3 頁)
線兵員數量, 屢屢發起屢屢碰壁的攻勢, 與此有很大關係。
中國軍隊雖然前後有190 餘萬人的建制部隊先後入朝輪戰,
並在戰爭中陸續補充兵員50 餘萬人, 但在朝最高兵力為135 萬餘
人, 其中還有近2??5 的兵力是屬於傷亡機率相對來說很小的東西海
岸守備部隊或後方勤務、鐵道、工程部隊, 不可能在承受&ldo; 聯合國
軍&rdo;如此巨大的殺傷之下, 還能守住一條穩固的戰線, 並把進攻發
展到&ldo; 聯合國軍&rdo;陣地的防禦縱深。
至於中國軍隊的被俘數字, 那是經過逐個清點, 還是準確的。
第五十三章
得勢拿分
尹先炳意猶未盡
簽字畫押
克拉克心有所失
在戰爭中, 美國軍隊共消耗作戰物資7500 餘萬噸, 是中國軍
隊的13 倍, 其中彈藥一項即達330 萬噸, 也是中國軍隊的13 倍; 開
支戰費200 億美元(加上間接戰費為650 億美元) , 是中國軍隊的8
倍( 加上間接戰費, 是中國軍隊的20 倍以上)。
這個花費, 僅次於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消耗。
的確是世界首富, 大方, 闊綽, 奢侈。
也很浪費。
關於這場戰爭的勝敗得失, 多少年來就眾說紛紜。
戰爭開始在三八線, 結束亦在三八線附近。
表面上看, 是個平分秋色的格局。
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史專家齊德學同志在其著作
《韓戰決策內幕》中, 曾對此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
如果把這場戰爭比做是一次擂臺比武, 較量的雙方,
一個是明顯的弱者, 一個是明顯的強者, 在規定的時間之
內, 比賽的結果是不分勝負, 並且強者身上還多帶了幾處
傷, 那麼除了裁判員必須按規則裁決雙方戰平外, 恐怕誰
也不能不認為這場比賽的弱者取得了了不起的勝利, 是
個了不起的勝利者。
筆者深以為然。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大校說得更為簡潔明瞭:
‐‐‐區域性戰爭, 有限勝利。
其實筆者認為, 關於這個問題還是該多聽聽來自對手的聲音。
&ldo; 聯合國軍&rdo;總司令馬克?克拉克上將回國後曾寫過一本回憶
錄《從多瑙河到鴨綠江》, 在這本書的第一頁, 他寫下了這樣一段
話:
在執行我的政府的訓令中, 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
慕的榮譽, 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條
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
??
我感到一種失望的痛苦, 我想, 我的前任, 麥克阿瑟
和李奇微將軍一定具有同感。
對於中國軍隊的戰場主帥彭德懷, 克拉克如是評價:
站在聯合國軍統帥的地位, 我必須承認彭德懷是一
個資質很高的人。我們不是和一個容易打倒的對手在作
戰。
停戰協定簽訂後, 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發表社論稱:
美國在這次戰爭中, 除去獲得了這次試驗所能提供
的教訓外, 什麼也沒有贏得。